到处死的死逃的逃,人能活着就不错了,哪里还想身份证明这种事。
而金贤明在废墟之中搬着那焦黑的木头,摇头晃脑地解释道:
“甚至啊,我都想过了。”
“我找到部队,找个长官...”
“我跟他说,您给我发个枪,给我个手榴弹,我要是碰上了米国兵,我就跟他玩命!”
这般话语让老人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投奔而来的远房外甥还有这样的觉悟。
而金贤明则是大大咧咧骄傲地继续说道:
“我跟您说,这才解气呢!”
老人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叹息着回道:
“唉,孩子...”
“听我老头子说一句。”
“这战争总是要结束的。”
“能活着有什么不好啊?”
说着,他又想到了自己的想法:
“要是能在站上工作,那也算是为国出力呀!”
金贤明倒也没坚持。
只是拍拍手上的灰尘,顺着回道:
“行!”
“能活着就算是给战争出力了!”
“听您的!”
而两人闲聊的时候,李长明带着两位战士走了过来。
他远远地对着废墟之中的老人喊道:
“阿爸基。”
“我们来看你来啦!”
老人看到李长明到来,瞬间喜悦地伸出手呼喊:
“哎哟!连长同志,来了来了啊!”
李长明伸出双手与老人握了握,笑着问道:
“阿爸基,身体还好啊?”
老人笑呵呵地点点头,欣喜地回道:
“好好好!”
李长明和老人握握手,便看向自己带来的战士说道:
“快,别愣着,帮忙。”
“是!”
两位战士立刻放下背篓,开始帮助修葺房屋。
这不是李长明以公谋私。
其实志愿军帮助北朝人民修葺房屋、重建家园是非常常见的事。
在半岛战争期间,志愿军继承和发扬了华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传统。
不仅是尊老爱幼,尊重妇女,还会尽力给北朝人民各种帮助。
像打柴、担水、割草、喂牛...
再像推磨、起粪、春种、秋收...
可以说能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志愿军战士都做到了。
这样的兵,北朝百姓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