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意。
何为真意?
这得拆开分为两个字来看。
真者,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诸子百家乃有真字耳,然其字古矣。古文作,非仓颉以前已有真人乎。
司马子《坐忘枢翼篇》:链形为气,名曰眞人。
《六书正譌》:人受气以生,目最先,神之所聚,无非实也。故从目从匕。匕,化也。从兀,气之状也。会意。孙季昭曰:六经之中无眞字。
意者,志也。
“志”即“识”,心所识也。
《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
真意者,即虚无中之正觉,所谓相知之微意是也。
《大道论》说:“(真)意者何?即元神外之用也,元神外又有一意也。“
《仙佛合宗语录》说:“元神、真意,本一物也,......返观内照,即真意之妙用也。盖元神不动为体,真意感通为用。“
说一道万。
真意、真我、真道,真()仙……真,即得道也。
那,苟且,得道了嘛?
得也未得。
因为,他只不过是在转述着别人的话,虽然他对此言,有着自己的心得理解,可终究不是他自己的东西。
真正能写出这番话的人,必然已然“证道”。
不过嘛。
苟且,也并非在其中一无所获。
他一介喜看黄书的剑修,还真的被他在体内孕育出了一颗文气的种子(入道通行证)。
这确实,有些扯淡。
无数世人、莘莘学子,倾尽一切所追求的东西,有些人却是唾手可得。
对于孔秋的辩驳,苟且并未答话。
是诗词又如何?
不是诗词,又如何?
很重要嘛?
归根到底,所谓诗词、话语,不过是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
而现在。
他,苟且,还有一言,没有道出。
呼~~~~
苟且深深吐了口气,此刻他的神情庄重无比,他缓缓环顾四周,眼神在除了顾墨之外的所有人身上,都停留了一息。
顾墨:“………”
最后,苟且望着远方,那里有着一对母子相拥而死,但同样,那里是他的故国,石国所在,他道,他大声道,他竭尽全力呼喊道:
“亿万蝼蚁的咆哮,终究要让天地也要颤栗!!!”
“啊啊啊~~~~”
一声咆哮,惊天彻地。
呼气成云,可怕的咆哮音波,犹如海啸般浩瀚起伏,铺天盖地,似惊涛拍岸,卷起无边的烟尘,震动了山河、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