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大部分海域在某时某刻的海况、风向大致是固定的,故此你需要熟悉每一片海域,进而可以利用一阵阵的浪涛确定火炮引线的长短,然后再发射时便可以让仰角、射距与在陆地上时大致一致。
当然了,时下这个世界并无他人用上了火炮,完全无须如此精确,但律庆还是让他的炮兵精益求精。
首层甲板上还有多门一两百斤不等的小型短管火炮,都配有炮轮,显然是用来施放散弹进而对想要进行接舷战的敌人大量杀伤的,平时都固定在某处用油布盖好,战时才会拿出来。
里海沿岸的洋流常年保持着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此,他们可以在除去封冻期之外的任何时候乘船南北航行。
里海沿岸礁石、岛屿不多,故此,只要让船只大致贴着海岸线航行即可,晚上也可以行船,无非是更为贴近海岸线罢了。
船上有指南针、罗盘、测速绳、滴漏、沙漏,这些东西显然是律庆为他们带来的,有了它们的存在,船上的人,主要是懂得一些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的资深炮手(他们大多是黑曜都出身)便可以大致了解身在何处,到了哪里。
而在以往,从未有人能在晚上在里海上行船,就连精通航海技术曾经抵达过这里的热那亚人、威尼斯人、希腊人都不敢这么干。
但律庆的人显然敢这么干,这就是让军人为主的人控制船只的好处,行船如同打仗,胆气是首要的。
时下每艘船配备了十名操帆手,二十名炮手,除了少数操帆手来自以前的阿拉尔港、穆国城港的花拉子模水手,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眼下的律庆显然没有多余的人力来组建什么海军,只能让退伍军人先上。
所谓退伍军人,除了年级大一些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受了轻伤不能继续在军队里待下去的人,律庆的军队虽然几乎都是百战百胜,但总有伤亡的存在,迄今伤亡者加起来肯定超过了万人。
故此,合适继续做事的至少五千人,其中一部分被分到了各地城堡担任衙役,会读书识字的还可以成为官员,剩余的则全部分到了船上。
律庆还是使用了纵帆,原因也很简单,纵帆的操控十分简单,而且可以方便地调整对于风向的夹角,每艘船上有三根桅杆,三面大纵帆,虽然不如横帆、三角帆动力强劲,但在眼下这个世界依旧是独一档的存在了。
顺风顺水,船速也颇快,时速能达到二十里,若是昼夜不停歇,每日便可行使上千里,理论上六日时间便可环绕一周,不过返回来时因为不顺风,速度就要慢上许多。
为了避免这一点,中层甲板也设置了许多长桨,让随行的骑兵轮流来划动,除了催动船只,未尝没有让骑兵们锻炼臂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