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 第663章 “论税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3章 “论税收”(1 / 2)

俞半仙见卫郯胃口这么大,一时不知怎么接话了。

“先生,我想改革税收政策,目前咱们大陈的财政政策有问题,该收的不收,不该收的大把的收,尤其是对商税收得太少了,对农业税收的太重了。”

“而盐铁虽是专营,但走私太厉害了。去岁财政收入总共结算不到2000万两白银。而朝廷的开支也刚好这个数字,也就是说如果咱们收入超过2000万两,国家的财政就结余,否则就会出现亏空,这几十年来国家是越来越富,可税收还是那个屌样子。所以搞得国库现在照样空虚。真是富了民间,穷了朝廷。”

卫郯想起历史上的北宋,如今大陈的疆域跟北宋差不多,国情也有些类似,可北宋最多的时候财政收入达到1.6亿贯,也就是1.6亿两白银。这个收入在古代历史是空前绝后的。直到清末年间有了工业的发展才达到。

史料记载熙宁十年北宋税收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这个数字说明,北宋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转型。

但是宋代国家财政收入这么多,可以说肥得流油,却战斗力并不强,对西夏,辽国,打来打去虽说有输有赢,一直形成不了碾压。最后还是赔款了事,以钱买平安。

而到了明代,朝廷却是穷死了。明代朝廷有多穷呢?据史料记载,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为300万两白银。当然了这只是单从货币上来讲,因为明朝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是以纳粮的形式进行征收的。如果把这些粮食也兑换成货币来计算的话,明朝每年财政收入大约在2000万两左右。

可明代的人口上亿,官员那么多,那些粮食基本上是给官员,宗室藩王吃完了,而朝廷的财政现银就300来万两。还不如一个土豪多。就这么点银子,还要养兵,你让皇帝能干嘛?可就收这么点钱,是不是普通百姓的负担就很少?

恰恰相反,百姓负担却照样很重。什么辽饷,剿饷,乱七八糟的税收名目一大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国家税收政策有问题。士大夫不纳税,读书人不上税。商税,关税,让士大说成是与民争利,放弃了。所有的税收反而压在穷人头上。简直是丧心病狂,本末倒置。

崇祯皇帝最后虽然表面上是上吊死的,实际上是穷死的,因为拿不出军饷,士兵几乎不抵抗,李自成才能势如破竹。更可悲的是皇帝向那些大臣借钱,连老丈人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而李自成把刀架到他们脖子上,光一个北京城一下子就收搜刮7000多万两白银,还有很多没统计的。可见大明并不是没钱,只是钱全进了那些蛀虫的口袋。(有些扯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