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紧张而细致的肿瘤切除后,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消化道重建环节了。
这个阶段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比如全腔镜重建、行小切口重建以及借助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来辅助重建。
经过深思熟虑,陆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全腹腔镜下的消化道重建。
要知道,这种方法对医生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其难度也是所有选项中最高的。
整个重建工作包含三个关键部分:胰肠吻合、胆肠吻合以及胃肠吻合,而且它们的难度依次递减。
其中,腔镜下的胰肠吻合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操作。
这不仅需要医生具备精湛的腔镜缝合技术,更要有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经验和能力。
尤其是当遇到胰管扩张不明显且胰腺质地较为柔软的病例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胰瘘这一严重并发症。
一旦出现胰瘘,患者的住院时间将会大幅延长,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率的上升。
只见陆安正专注地操作着手术器械,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这位患者的胰腺部位,然后缓缓开口向身旁的方任勇解释道:“你看,这个患者的胰腺质地比较柔软,而且胰管相对较细,小于 2 毫米。像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会选择使用套入式的胰肠吻合方式来进行处理。”
说着,他手上的动作不停,继续熟练地进行着相关操作。
陆安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详细说明起来:“通常来说,这种端侧两层缝合法还是比较简单易上手的,也很容易被咱们医生所掌握。不过,它也是有一定弊端的。比如说啊,就有可能出现胰液从针眼处渗漏出来的风险啦。另外呢,如果把胰腺残端游离之后,还得考虑到它的血运问题,这部分可能会因为这样的操作而受到一些影响。”
这时,陆安稍稍调整了下姿势,又补充说道:“当然,如果遇到胰管直径大于 2 毫米的情况,那我们就可以采用双层间断或者连续缝合胰管 - 黏膜的胰肠吻合术。具体来讲,就是先将胰腺断面的全层和空肠的浆肌层进行缝合作为外层;然后再把胰管和空肠黏膜做间断缝合,大概要缝个 6 到 8 针左右。并且别忘了,还要在胰管里面放置一根硅胶支撑架。”
方任勇协助着陆安的操作,心内也将这些要点记录下来。
他越来越感觉这一台手术,完全就像是教学手术,陆安教学的时机和要点都把握得很好。
之前很多不懂的手术难点,经过陆安这次的讲解,很多地方都茅塞顿开了!
导师徐风华的手术能力一样很强,但是更倾向于自己做,反而在教授方面就是个短板。
而扶着镜子的曹野,虽然他的动作也很机械,但是陆安每操作的一步,都会提醒他镜子的视野在哪里,解剖结构在哪里,这也让他飞快的记忆着手术顺序和途径。
这时候,只听陆安继续道:“现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可是相当广泛!毕竟通过黏膜吻合能够很好地保持组织的连续性。还有那个置入的支撑管,作用也不小,可以有效地保证引流通畅。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对于缝合技术的要求确实是挺高的。所以你们可得好好练练这方面的手艺才行。”
虽然嘴上说着难度很高,但是陆安他自己的手法却是十分之快,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这让一旁的方任勇再次惊诧不已,明明说好的难度很高呢?
可能只是对他们来说难度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