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大佬群。
徐风华(普外):“刚才看了患者的影像图,我觉得鱼刺可能并不会一直停留在肝动脉,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它极可能会穿破肝动脉,或者随着血流,流向更细、与鱼刺大小更相近的肝动脉分支内,所以我认为应该要尽快手术取出鱼刺。”
徐风华是第一个在群里发言的。
他的意见也很简单,既然鱼刺能够从主动脉弓游走到肝动脉,那么极有可能向其他地方游走。
这就存在着未知的风险,面对风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直接拿出鱼刺,解决未知的风险。
曹晓华(普外):“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一些吧,患者刚刚才开胸进行了手术,短时间内再次手术的话,他能承受吗?虽然说,现在患者没有开胸后的那些并发症,状态还挺好的,但是二次手术的打击也是不小的。鱼刺目前在患者肝动脉内没有导致血管的损伤,肝动脉也比较细,继续游走的可能性不大。”
曹晓华和徐风华的意见不太一样,他更偏向于保守派。
除了再次手术的风险,曹晓华认为鱼刺再次进行游走的可能性不大,
这种疑难病例是不会有特定的指南或者专家共识来做参考的,只能是每个医生以自己的临床经验,来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看谁的意见看起来更合理,更能被大家所接受。
紧接着,消化内科林兵主任、ICU黄峰主任,以及超声科吴伯勋主任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他们的意见还是在徐风华和曹晓华两人之间打转,并没有特别新奇的。
大佬群中。
陈一东:“@陆安,小陆啊,你怎么看?”
群里面,陆安的年龄最小,陈一东觉得喊陆医生,又太过于生分,索性便直接喊了小陆。
陆安一直都没有回话,除了在思考之外,他也在查找相关的文献。
很可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貌似都没有出现类似的病例,因为没有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陆安:“陈老师,我觉得之前徐风华主任说得有道理。”
他微微一顿,继续在群里说道,“鱼刺肯定还有一定的游走性,患者目前没有任何症状,只能代表现在没有对血管壁造成什么危害,但是这并不代表之后都没问题。”
“不过至于手术的问题,患者刚经历过开胸手术,所以立刻再次进行手术也不可取,我觉得可以先等一等,等患者缓缓,一周后再进行二次手术。”
鱼刺毕竟仍然在患者体内,这就是个定时炸弹。
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出现大麻烦,但是患者现在的身体状况和条件并不允许。
所以陆安选择了折中的办法,在下周进行手术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一旦出现任何的症状,那就证明 鱼刺可能再次移位,需要提前进行手术治疗。”
陆安在群里的发言很有条理,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及相应的理由。
这让群里其他对这个病例有关注的大佬们颇为惊叹,惊叹于陆安这个年轻医生敏锐的临床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