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从那里经过,抬手看表,八点过了。从三江发上来有班到白云观和荣岩的车,一天两趟,两班车从三江开出来,经过石岩大桥,到公社时差不多十点过,摩托车挣的都是那些不晓得乡巴车时间和赶时间的人的钱,你看那些不赶时间的人,管他天晴下雨,非等着那班车不可。
因为这样,从石岩上来就没有座位的这两趟班车在经过公社后简直比挤油渣还壮观。
还因为这样,公社这个小场子从早上八点到十点都能看到人影的,十点一过,群鸟散。
李贵来买两包青菜籽,这时候谷子收完了正好种点小菜,如今的场口搬到这边白云观跟荣岩两条马路分岔口下面的集资房来。
说是赶场,实际就是山里老太太和乡窜子围着几栋集资房摆的地摊,虽然拐个弯就能逛到头,对住在公社的伶仃老人来讲日用供给已经足够了。
他从场口一圈转过去,这个季节的生姜已经见老,乡窜子的水果总是苹果香蕉梨和橙子那几样,上头露天摆个摊卖稀饭包子的地方人气最旺,李贵在这里买两个三角粑,眼睛朝后面桌子上喝稀饭的老头里望,张建辉也在其中,正跟大坡岗另一个老头摆现下热闹的猪瘟事件。
他咬着三角粑往上面场口来,中间碰到边上正给人称秤卖姜的王正书,还是那个样,一着急脸上的皱纹和青筋就都挤在一起,显得面目凶狠。人家叫他卖五块,他要卖七块五,人家喊多买点相因点,他摆手再多都不相因,一个想划算买,一个不肯便宜卖。
往上走拐个弯,左边还是乡窜子们的地摊,卖水果的,卖打打药的,露天剃头的,和卖黄胶鞋的,老人小孩保暖裤保暖鞋袖套手套的。右边就没有摆地摊的了,这边的门市稍见大些,多以日杂用品和卖香烛纸钱的为主,卖电视机的也修电视机,卖手机的也修手机也充话费,和卖肥料饲料的也卖牛奶卖礼盒卖香烟假酒。
李贵到顶头上那家门口台阶上站一屋檐老头老太太和堆着快递的门市去,因为门口站这许多人,使李贵在走过来时眼睛也望一眼上面白云观下来的方向。进门来,因为门口放快递,先前放各种农作刀具和厨房用品的摊子都摆到屋里来,使屋里杂七杂八堆得像个杂货铺一样,这个杂货铺卖种子,饲料,肥料,兼卖香烛纸钱鞭炮和胶桶鞋黄胶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