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
看着在一干人中,显得格外年轻,英气勃发的谢端阳。
金庸没有抬抬眼镜框,眉头微皱,试图在记忆中找到对应的人物。
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
虽然因为年岁渐长,记性衰减,不若年轻时。
但总算他常年撰写社评,负责明报上下的运转,脑筋比同龄人灵活。
而且,以谢端阳的容貌气质,如果以前见过,他没有不记得的道理。
“查大侠,你连人家都不知道可太不应该了。
《寻秦记》就是这位谢大才子的大作,整个港岛都说是你封笔后的武侠接班人……”
这时候,横向里窜出来句满是阴阳怪气意味的话。
听得旁边人不禁为之皱眉,不过看到说话之人后,眉毛又自展开。
在他们看来,这种话出自倪框之口,简直不要太常见。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他小弟居然真打听到了谢端阳的真实名字等信息。
本来今天倪框是不想过来的,毕竟他被《东方日报》扫地出门,停了专栏,实在不怎么好听。
但因为听说今天《寻秦记》作者会到,这才咬牙过来,想着给他个好看。
只是倪框万没想到,自己还没动作,谢端阳居然主动找了过来。
这时候的他,不若谢端阳在互联网上看到他的图片那般肥圆,此时看着,就很是难搞与刁钻。
“亦明……”
金庸轻咳出声,吐出两字。
虽然声音不大,但是熟悉的人却知道,他已经有些不悦。
他虽年长倪框小十岁,又是老板与伯乐,但两人平素交流说话时,多是直接称呼。
他唤“倪框”,倪框称他为“金庸”、“良镛”。
金庸时候多些,良镛的时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