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正式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协议涵盖了贸易、文化交流、农业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贸易方面,双方约定降低关税,增加商品的流通,促进双方经济的繁荣。侯府的特色产品得以大量出口到邻国,而邻国的珍稀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侯府属地。
文化交流方面,双方决定互派学者和艺术家,互相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侯府属地的诗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在邻国受到热烈欢迎,而邻国的独特文化也为侯府属地带来了新的活力。
农业技术上,侯府向邻国传授了先进的灌溉和种植方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邻国也分享了他们在畜牧养殖方面的经验。
然而,合作协议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在贸易往来中,出现了一些不法商人以次充好、欺诈行骗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萧逸主动承担起整顿贸易秩序的责任,他严厉打击不法商人,加强了监管制度,重新赢得了邻国的信任。
在文化交流中,由于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也产生了一些误解和冲突。苏锦绣积极组织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化解矛盾,促进了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同时,朝廷对侯府与邻国的密切合作产生了警惕。一些官员向皇帝进言,担心侯府势力过大,威胁朝廷的统治。
皇帝因此对萧凌和苏锦绣产生了猜忌,下令要求侯府汇报合作的详细情况,并限制了侯府的一些权力。
萧凌和苏锦绣陷入了困境,他们一方面要向朝廷表明忠心,解释合作的益处;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与邻国的合作,不辜负双方的期望。
在这艰难的时刻,侯府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建议放缓与邻国的合作,以避免触怒朝廷;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坚持合作,为侯府的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