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上梁(2 / 2)

陈兴林递上烟,给陈兴平点上火:“都喜、都喜!”

.....

而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欢笑声此起彼伏。

早上天还没亮,马慧就带着冬梅开始忙碌起来,蒸制上梁所用的白糕。

在家乡,一直保持着上梁抛白糕、糖果的传统,寓意着五谷丰登。

白糕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家乡的味道和传统的韵味。

先将大米和适量的糯米混合,提前两天用清水浸泡一晚上,然后用石磨磨成细腻的米浆。再将米浆倒入一个大桶中,加入酵母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后进行发酵。

经过一晚上的发酵,面糊变得更加蓬松柔软。

马慧和冬梅在面糊中倒入白糖充分搅拌,再静置半个小时后,倒入白糕模具中,上蒸笼蒸半个小时,一笼笼绵软Q弹的白糕就做成了。

出锅时,马慧用筷子头沾上印泥油,然后在一块块软糯、洁白的白糕上轻轻一点,留下一个个喜庆、鲜艳的红印。

那红印如同点睛之笔,让白糕看起来更加诱人可口。

除了白糕以外,还准备了糖果、馒头以及各种买来的小糕点、花生等。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红包,陈兴林一口气准备了八十八个,每个红包里装着十二块钱,寓意着每个月都发发发!

最重要的角色当然是上梁用的顶梁了。

这根顶梁选用的是一根直径50厘米的光滑、粗壮的杉木,显得威严而庄重。

木料正中挂着一张红纸,上面是陈兴林手书的“紫微高照”四个大字,寓意着吉祥如意、紫气东来。

屋顶上,挂着十二根红绸布,随风飘扬,取“月月平安”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鞭炮、香烛、纸钱这些祭祀上不可缺少的必备用品,以及十二箱烟花,准备在吉时到来时燃放。

还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大红公鸡,被绑住双脚,由李中平提在手中,准备用于上梁前的祭拜仪式。

快到吉时的时候,三江师傅身着传统的长袍马褂,手持一把铜铃,开始主持上梁前的祭拜仪式。

他首先点燃香烛,向天地各路神仙和祖师敬香,祈求他们护佑新房建造顺利、家庭平安。

接着,他左手提着一只大红公鸡,对着顶梁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掐破鸡冠,将鲜血抹在顶梁上,然后从鸡身上扯下几根鸡毛,用血沾在顶梁上,以示祭拜和祈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