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赏赐被送到慧养堂时,医馆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李宝儿感到深深的感激,虽说她并非为了报酬而行医,但皇帝的恩赐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慧养堂医馆的一种肯定。
医馆的每个人都为能够跟随在李宝儿身边学艺而感到自豪,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不负皇恩。
在京城的慧养堂外,阳光透过树影洒在青石板路上,医馆门口挂着的金匾熠熠生辉,上面刻着“杏林妙手”四个大字。
自从李宝儿得到皇帝亲赐的金匾和黄金后,慧养堂的声名大噪,门前每日人流如织。那些曾经不信任她医术的人,如今哑口无言,一个个都排着长队,等着她为他们诊病。
慧养堂的外面,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医馆前的药香四溢,伴随着人们低声的交谈与期待的眼神。
门前,一个曾对李宝儿冷言冷语的老妇人低声说道:“早知道她医术这么高明,当初我就不该听别人胡说。现在好了,还得排这么长的队!”
另一个曾经质疑她的小贩挠着头,尴尬地附和:“是啊,谁能想到,宝儿姑娘居然得了皇上亲赐的金匾。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得到的荣誉。”
这时,张玉花从药柜旁走出来,见状笑着说道:“各位耐心些,宝儿姑娘马上就过来。这几天来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家要多体谅一下。”
“没事,没事,我们等得起!”人群中有人喊道,“有宝儿姑娘的医术,等多久都值!”
李宝儿从内堂出来,看到眼前这热闹的场景,不禁感叹道:“没想到自从皇上赐了金匾后,咱们医馆的名声竟传得这么快。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萧谨言走到她身旁,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这是好事,说明你的医术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认可。赚的银子也多了,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扩展医馆,帮助更多人。”
“谨言哥哥说得对,”王武在一旁擦着汗,忙不迭地插话,“这两天光是抓药材,我和赵流的手都没停下来,真是赚了不少银子。”
赵流也笑着点头:“就是,看来咱们慧养堂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李宝儿微笑着看向门外的人群:“不管赚了多少银子,最重要的还是能救治病人。慧养堂能有今天,多亏了大家的齐心协力。”
张玉花走近,笑着说:“宝儿,别太累了,大家都在帮忙呢。再说了,名气越大,咱们的责任也越重。”
听了这话,李宝儿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咱们要保持初心,为更多的人服务。”
就在这时,门外一位曾经质疑李宝儿的富商也终于忍不住走进杏林堂,拱手道:“李大夫,之前多有冒犯,今天特地来向您请罪,也请您给我诊个脉。”
李宝儿温和地笑了笑,点头道:“无妨,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请坐吧。”
慧养堂内,充满了忙碌的气息,药香萦绕,笑声不断。每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而慧养堂的未来,也在这喧嚣与繁忙中变得愈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