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梅愣了一下,有些惊讶:“搬去四合院?这……怎么好意思呢?”
李宝儿笑了笑,接着说道:“五婶,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你家孩子都大了,镇上的学堂比村里要好,住到四合院的话,孩子们读书方便多了。"
“你平时要赶集卖刺绣,住在镇上也省得来回跑了。而且五叔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在镇上找些活儿干,贴补家用,镇上机会更多呢。”
张秀梅听得入了神,眼里渐渐泛起泪光,感激涕零地说道:“宝儿,你们真是为我们家考虑得太周到了……这么大的恩情,我们实在是……”
李宝儿见她如此,赶紧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五婶,你别这么说。我们商量过了,这四合院空着也是浪费,不如让你们住进去更好。以后我们每年还能回来住几天,也算给爷爷奶奶留个歇脚的地方。”
张秀梅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问:“宝儿,这是你一个人的意思,还是你娘和谨言也这么想?”
李宝儿笑着点头:“五婶,这就是我们全家的想法。我娘和谨言都觉得这么安排最好,你放心住就是。”
张秀梅听后,心中满是感激,哽咽着说:“宝儿,我真是没想到你们能这么为我们着想。我们家住进去,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四合院,不让它受一点损失。”
李宝儿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温柔地说:“我知道五婶你最是细心,四合院交给你们,我最放心了。”
能促成五婶家上街来,给玉莲读书,李宝儿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第二天,李宝儿带着礼物,怀着满心的敬意,踏进了刘老先生的院子。门口的青松依旧挺立,仿佛岁月从未在此流逝。
院子里,刘老先生正坐在石桌旁,手中捧着一本医书,神情安然。见宝儿走进来,他微微一笑,放下了书卷:“宝儿,你来了。”
“师父!”李宝儿快步上前,行礼后在他对面坐下。她看了看刘老先生,心中忽然有些感慨:“师父,弟子这次回来,有好多事想跟您说说。”
刘老先生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李宝儿低下头,慢慢说道:“师父,我在京城开了一家医馆,叫‘慧养堂’,但过程并不容易。京城的势力复杂,各种人情世故让我倍感压力。最难的是前阵子我还给皇上治了病,这可是个大挑战,幸好药方见效,总算没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