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寅看着父亲坚决的态度,心中既无奈又愤怒。
他觉得父亲根本不理解他的苦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厂的未来。
而楼康则认为楼寅太过冲动,不考虑后果,只凭一时的热血就做出重大决策。
这场激烈的冲突持续了很久,直到太阳渐渐西斜,车间里的光线变得昏暗,如同他们之间紧张的关系。
最后,两人不欢而散,楼寅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重重地关上了门,仿佛要把心中的愤懑都关在门外。
楼康则独自在工厂的院子里踱步,心中满是忧虑与不安。
然而,在无数次激烈的争论与碰撞中,他们也渐渐触摸到了相互理解与妥协的关键所在。
楼寅开始尝试以更为温和的方式与父亲沟通。
他不再急切地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而是耐心地倾听父亲的想法与担忧。
闲暇之时,他会精心泡上一壶热茶,与父亲一同坐在工厂的院子里,缓缓交谈。
他会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细致入微地解释给父亲听,不再强硬地要求父亲接受,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方法切实可行。
“爸,我深知您担心新设备和新管理方式会带来风险,可我们不能一直困在过去呀。如今市场竞争这般激烈,倘若我们不进步,必然会被无情淘汰。我绝非否定您过去的努力,而是期望在您的基础上,让工厂更上一层楼。”
楼寅轻声说道,眼中满是真诚与期待。
楼康听着儿子的话语,心中的抵触情绪也如冰雪渐渐消融。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执,也看到了儿子的努力与决心。
慢慢地,他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观念确实有些落后了,于是开始尝试接受楼寅的一些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厂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设备的引进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员工们通过培训,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
楼康亲眼目睹了这些变化,心中对楼寅的想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