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海雾如巨浪般涌向五洋城。潮湿的水汽中夹杂着咸腥的海风,给这座新兴的海港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城主府深处,有一间不起眼的密室。白天这里是个普通的书房,但到了夜晚,就会化身为最机密的议事之所。此刻,烛光在密室中摇曳,映照着满墙的舆图和密密麻麻的情报文书。
李修然正在查看最新送到的情报。这些纸张有的来自京城,有的来自边境,甚至还有从满清内部传出的密报。每一份都经过特殊渠道传递,用独特的暗语书写。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这脚步声很有特点:虽然轻盈,但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重感。
"进来吧,老大人。"李修然头也不抬地说道。他太熟悉这个脚步声了。
脚步声的主人是孙承宗。这位当朝重臣,此刻一身布衣、风尘仆仆。他的面容因为长途奔波显得有些疲惫,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刀。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糟。"孙承宗一进门就开门见山。他从怀中取出一封用特殊方式封存的密信,"皇太极已经开始大规模调兵,根据细作回报,不出三个月,就会有大动作。"
李修然终于抬起头,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凝重:"具体细节?"
"根据细作回报,"孙承宗快步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这幅图非常特别,不仅标注了地形地貌,还用不同颜色的绸线标记着各种军事部署和商路。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点了几下,"满清在这几个位置屯集了大量粮草。而这里,"他又指向另一处,"驻扎了精锐骑兵,全是从八旗中精选出来的。"
就在这时,第三个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卡洛琳娜。她手中拿着一份用特制墨水写就的密报,那是来自她在海上情报网的最新消息。
密室内的气氛越发凝重。三人围坐在一张古旧的红木圆桌前,桌上摆满了各地送来的情报。烛光在他们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为这次秘密会议增添了几分紧张感。
"北方的形势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李修然一边说一边在一张特制的羊皮纸上做着标记。这张纸上画着一个复杂的关系网,记录着满清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皇太极这次不同以往,他是要孤注一掷。"
"为什么这么说?"卡洛琳娜敏锐地问道。她的海盗生涯让她对危机有着异常准确的直觉。
李修然展开一份密件:"看这个粮草调动的数量,远超过普通的劫掠所需。再看这些部队的编制......"他指着密报上的一串数字,"每个牛录都配备了两倍于往常的战马和辎重。这说明他们准备打持久战。"
"不仅如此,"孙承宗站起身,指着地图上几个关键点,"皇太极调集了大量工匠,在这些地方建造攻城器械。他们还从朝鲜搜罗了大量火器和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