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城此时却有些鸡肋,需要朝廷拨发粮饷。
朝廷也向河南道赈灾,若是在起兵戈,还需派兵遣将前去守城,耗费极大。
“依微臣之见,潭州城若是能守就守,若是守不了,还不如提前割让出去换一些粮草。”
“哎!”
“而且也能想到,大周即将发兵协助朗州军。”
众人闻言先是哀叹,大周兵锋强盛,若是去协助朗州军,对自己是极大的不利。
这样看来提前放弃潭州也可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毕竟湖南境内只剩下谭州城孤悬在外,朝廷本就要救灾。
所有的形势摆在眼前。
若是以朗州的兵力,攻打潭州城,组织几万精兵,搞持久战,消耗战。
南唐派大兵后,就拖不起了。
在五代十国这种艰难的背景之下,割地求和或者割地换赔偿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处理手段。
三年之后,大周和南唐大战。
就把江淮十四州全部割让了出去,求得了暂时的和平。
但有几名主战的武将却不同意。
“潭州城是我等辛辛苦苦攻占下来的领地,岂能因为朗州兴兵就开始退让?”
“可消耗太大,而且离我江南道路途遥远,若是朗州全境兴兵,偷袭不好守。”
一时之间朝堂上关于是战还是割让的声音讨论起来。
不绝于耳,双方各有论据理由。
李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实在是因为情况变化的太快了,今年大旱,自己境内都饥民遍地,江南道的粮食还要用于救济淮南道和河南道
若是今年兵粮充足,发一支大军去镇守潭州也是可以的。
况且他知道大周将发兵援救朗州,可想而知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大战。
李从嘉见朝中诸臣在此争论。
心中气恼,这群大臣真是败坏了好好的局势。
李璟见状,出兵之事,在朝堂上一时之间难以拿出定论。
李从嘉站出来说道:“潭州城是民心所在,一城之丢失容易再得,民心丢失难以恢复。”
李璟沉默一阵儿,终于下定了决心问道。
“有哪位将军愿意带兵出征?”
众人都知道此时潭州城有查文辉,陈觉两位将军在守候,但是手中没有多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