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生死呢?这实在是一个深奥而又引人深思的问题。
当我们站在物质层面来审视生死时,它似乎是一件天大无比、至关重要的事情。毕竟,生命的存在与消逝都与物质世界紧密相连。从呱呱坠地到最终离开这个尘世,我们经历了身体的成长、衰老和死亡,每一步都伴随着物质的变化和消耗。对于许多人来说,物质的得失、健康的状况以及生命的长短成为衡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在物质层面上,生死显得如此重大且不可忽视。
然而,如果我们将视角提升至精神层面,情况便有所不同。在这里,生死被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造化。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关注着内心的体验、情感的流动以及思想的升华。当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和深邃的智慧时,生死不再仅仅局限于肉体的存亡,而是转化为心灵旅程中的一段经历。在精神的领域里,人们可以通过修行、冥想等方式领悟生死的真谛,以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这种对生死的看法更加强调内在的力量和精神的永恒性。
更进一步地,当我们深入灵魂层面去观察生死时,会发现它们不过是如梦如幻的妄相罢了。在这个层面上,生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灵魂超脱了物质和精神的表象,融入到宇宙万物的本源之中。一切现象皆为空幻不实,生与死也如同梦幻泡影般转瞬即逝。此时,我们能够洞察到生死背后那无尽的奥秘和宇宙运行的规律,从而摆脱对生死的恐惧和执着。正如南华真人庄子在其着作《大宗师》中所云:“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他以睿智的眼光洞悉了生死的本质,提醒世人不要过分纠结于此。:
吾犹守而告知,叁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能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
话说回来,如果想要深入到灵魂的层次去感知和领悟这所谓的“生死”,那就必须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舍弃并远离所有那些虚无缥缈、虚假不实的“表象”或者“观念”。唯有如此这般,才能最终踏入那犹如静止不动一般的宁静与清幽之境,恒久不变地闪耀着智慧之光......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先别着急,请听我这位樵夫慢慢给您一一道来:
所谓的生死,其实只是人们在物欲层面所产生的一种执着念想罢了。只要一个人心中存有物欲,他便必然会对生死问题感到纠结不已。为何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纵使拥有万贯家财,这些财富在人出生的时候带不来分毫,而当死亡降临之时也同样无法带走半分,它们仅仅只能够在充满物欲的世界当中才得以真正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