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语文部分,有一道诗词理解题是关于李白的《行路难》。
题目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本诗的情境下。
除了表达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还蕴含着怎样深层的时代意义和诗人复杂的情感交织?”
还有一篇文言文阅读,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看到这篇文言文,苏芷萱不禁陷入沉思。
苏芷萱想,邹忌以自身与妻妾、客人的对话,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巧妙地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真是太聪明了。
他不直接向齐王进谏,而是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小事,让齐王能更清晰地明白,身边的人夸赞可能并非出于真心,而是有各自的目的。
这对于齐王而言,就是要广开言路,不能只听好话,要真正去了解民意,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苏芷萱咬了咬嘴唇,心里有些忐忑:“这首诗我背过好多遍,可这问题怎么这么刁钻呢?
这文言文虽然学过,但这些问题好难啊。
我得好好想想,不能慌,一定有线索的。”
苏芷萱闭上眼睛,努力回忆在学习空间里学到的相关知识,脑海中像是有无数个小齿轮在飞速转动。
作文部分,题目是《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纳谏的重要性》。
苏芷萱深吸一口气,开始构思。
苏芷萱想到,邹忌能够敏锐地从生活琐事中发现问题,并将其升华到治国理政的高度,这种智慧是难能可贵的。
齐王能接受邹忌的讽谏,更是显示出一位君主的胸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因不听劝谏而导致国家衰败的例子,也有因广开言路而兴盛的典范。
苏芷萱觉得,纳谏就像是给统治者的一面镜子,能让他们看到自身和国家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篇文言文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个警示和启示,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苏芷萱拿起笔,开始在作文纸上奋笔疾书,将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融入到每一个段落中。
…
再看数学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为 3 厘米,里面装有一定高度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