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满朝大臣听闻秦王嬴稷驾崩,皆嚎啕大哭,悲痛不已。又听闻嬴恪提议将秦王嬴稷以帝王之礼进行国葬。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声音颤抖着,仿佛风中即将熄灭的残烛,说道:“大王一生为大秦鞠躬尽瘁,东出函谷,南征北战,拓地千里。当以帝王之礼厚葬,以显其丰功伟绩,告慰大王在天之灵。”他老泪纵横,泪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那悲痛欲绝的神情让人动容。
另一位大臣也抹着眼泪,拱手说道:“大王乃我大秦之英主,雄才大略,威震四海。以帝王之礼葬之,实乃民心所向,万众所期。”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秦王嬴稷的敬仰和深切怀念。
众大臣纷纷点头,齐声赞同以帝王之礼为嬴稷举行国葬。
嬴柱见诸位大臣都同意将嬴稷以帝王之礼厚葬,面露满意之色,微微点头,说道:“此外,寡人还有一事要与诸位商议。嬴异人之嫡子嬴政,已被嬴恪从赵国接回。但因国丧期间,无法让其即刻认祖归宗。寡人欲将赵姬和嬴政母子暂时让嬴异人带回府中,待寡人守孝一年之后,再让嬴政认祖归宗,诸位意下如何?”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太子殿下圣明,此乃妥善之举。”
在赢柱和诸位大臣谈完国事,打算退朝的时候,嬴恪的声音传来。
“孙儿想去接管关中军团,并巡视一番,以确保咸阳城安稳,以防有变。”
嬴恪在诸位大臣商议完之后,站出来向祖父赢柱说着,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让人能深深感受到他内心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好,恪儿你下朝后,就去接管关中军团,国丧期间,要确保咸阳安稳。”赢柱听完嬴恪的话,想起嬴恪还未将关中军团接管,便让嬴恪下朝就去。
在咸阳宫外,当嬴稷去世的消息传出,咸阳城的百姓们闻听,无不悲痛万分。
街头巷尾,人们皆身着素服,自发为嬴稷守丧。商户们纷纷闭店三日,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
一位老者带着孙儿,眼中含泪说道:“大王啊,您走得太早,这大秦不能没有您呐。想当年,大王带领我大秦子民抗击外敌,开疆拓土,才有了如今的安稳日子。”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深情回忆和对秦王的深深怀念。
一位年轻的后生也说道:“大王的功绩,我们永记心间。愿大王一路走好,在天之灵保佑我大秦繁荣昌盛。”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秦王的诚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