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军伏兵中一些年轻气盛、缺乏耐心的士兵按捺不住,率先发动攻击时,赵军援军迅速且有条不紊地摆开防御阵型。
后方的弓弩手训练有素地万箭齐发,箭雨如黑色的风暴般向秦军袭来,前方的盾牌兵则紧密地将盾牌相连,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墙。
两侧的骑兵们高声呼喊着,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准备随时冲击秦军的包围圈,寻找突围的机会。
同时,那些斥候见势不妙,立刻快马加鞭地向着李牧的营地飞驰而去,向他报信。
嬴恪见赵军援军有所防备,并未惊慌失措,他面色冷峻,迅速登上高处,观察着战场局势,手中的令旗挥舞,指挥伏兵从多个方向进行佯攻。
秦军士兵们呐喊着,虚张声势地冲向赵军,试图扰乱他们的阵脚,寻找突破防线的机会。
然而,赵军将领临行前被李牧告知,一路需警觉,所以赵军援军在将领沉稳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士兵们毫不畏惧,一次次击退了秦军的佯攻。
双方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混战,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染红了大地。
李牧在得知援军遭遇埋伏后,心急如焚,立刻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赶来支援。
他身披白色战袍,跨下骏马四蹄生风,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嬴恪见李牧亲自率军前来,心中暗叹一声,知道自己围城打援的计谋已被识破,便果断下令秦军停止攻击,迅速且有序地撤离战场,退回之前佯装攻城的营地。
回到营地后,他一边让士兵们休整,补充体力,一边密切关注着李牧的动向,继续与李牧的主力军队对峙,如同两只对峙的猛虎,等待下一次战机的出现。
而李牧也因这次秦军的围城打援之计,心中更加警惕起来。
他深知嬴恪的智谋和秦军的战斗力,回到营地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进一步加强了各城池之间的联络与防守,增派了巡逻兵力,制定了更加严谨的应对策略,以防嬴恪再次使出类似的计谋。
战场上的局势再次陷入了紧张而微妙的僵持之中,双方都在沉默中谋划着新的策略,犹如两位对弈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