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日,他是为了后宫之事前来,征求太后的意见。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久久不见弘历,见他这回主动前来,心里明白必然是后宫之事要与自己商议。
【起来吧,今日怎的有空到哀家的慈宁宫来了?】
弘历道:
【儿臣最近前朝政务繁忙,难以向皇额娘请安,请皇额娘恕罪。儿臣今日前来不仅是想尽全孝悌之情,还有一件事想和皇额娘商议。】
太后并未有太多反应,弘历只好继续道:
【儿臣想在十月初十于储秀宫举办一场合宫欢宴,以此来庆祝玫嫔和宸嫔诞下皇嗣,皇额娘不知意有可否?】
太后看出弘历的试探,道:
【你是皇帝,这种事情你做主便好。只是有一点,不要过于奢靡,免得助长了后宫的铺张之风。】
弘历虚心受教:
【儿臣明白,那这事就交由内务府办理,就不劳皇额娘您费心了。】
太后道:
【哀家老了,不愿再操心这些事情。有内务府帮助你也好,你也别累坏了身子。】
待弘历走后,太后冷哼一声:
【皇帝这是在提醒哀家手伸得太长,要明白收敛。哼——自古帝王无情,看来的确如此。】
福伽安慰道:
【太后,您过虑了。皇上只是不想让您再操心这些小事而已。】
太后道:
【当年,哀家与皇帝初次相见,他与哀家如此亲切。可如今,一口一个皇额娘的叫着,他已经多久没叫过哀家额娘了。哀家与皇帝竟已生疏至此。】
福伽提醒道:
【皇上提起合宫欢宴之事,那时却可以将太常寺少卿陆士隆之女引荐给皇上,就不必再等时机了。】
经福伽这么一提醒,太后才想起来自己培养了这么一双“眼睛”。
前朝之中除了讷亲以外,就属陆士隆为太后办事最为得力。他的女儿自然被太后选中,培养成太后在后宫如同玫嫔一般的助力。
【是啊,哀家怎么把她给忘了。这样就不必等到皇帝下次选秀,这偌大的后宫总要缺一添一的。】
这两日咸福宫没了往日的热闹。慧贵妃也很少再与人交往,也不再过于为难海贵人。
茉心见自己小主郁郁寡欢,关心道:
【娘娘,奴婢带您去御花园散散心好不好?】
慧贵妃如同自言自语般说道:
【本宫自潜邸时便伺候皇上,如今数十年过去,为什么连刚入宫的玫嫔以及一朝得宠的宸嫔都能得子,本宫却不能?!】
茉心忙安慰道:
【娘娘,此事急不得。宸嫔与玫嫔只是得了天时,皇上又常常去她们那里,自然容易得子。可您细细想来,皇上已经多久没到咱们咸福宫来看过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