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风而言,无论调派何地,只要有战事、能立功就好,总归是效力于秦。
他表现出的不卑不亢,谦逊稳重,再次博得了众人的赞誉,尤其那句“都是为了秦国效力”,彰显了他的大局观念。
“不过,我还是希望我原先的手下能随我一道。”易风随即补充道。
杨端和再度看向王翦,仿佛在征求其意见。
“那就让你之前的部属暂时跟随着你。”王翦笑着应允。
这些将领能体会易风的感受,且王翦也不想因此导致易风心中存有间隙,因而十分爽快答应。
不久后,易风回到自己营寨,召集手下部卒,随后率领这将近千人前往杨端和的营地。
杨端和个人带易风来到万人驻地——尽管实际只近七千,加上易风的近千部下,总共大约七八千左右——然后宣布了易风的新职务。
易风从此正式担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尽管他是空降到此,但在整个大营之中无人不知易风大名。特别是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令人瞩目,目睹其与将士们在城墙肩并肩奋战的情景更是激昂无比。
每个士兵都渴望拥有这样的领导:能与他们并肩作战生死相伴。
查看功绩册子之后,所有人都艳羡起那些跟着易风作战的人,个个战绩彪炳。如今易风成为了他们的指挥官,在他们心中,这无疑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
杨端和将这支部队完全交给易风指挥后,让他全权处理日常管理事宜。
于是,易风巡视了所有士兵,并逐一询问名字,争取一一了解。不然作为一个将领,连手下将士的名字都不知道实在有愧。
仅仅一次,易风便把这些将士的姓名与面容牢牢记在心里。
下午,王翦与桓齮率领着各自麾下的十万大军,按照之前商定的路线重新出发。王翦带领着王贲和王离等十万人直奔赵国都城邯郸,而桓齮则带着自己的十万大军向北进发,计划绕到邯郸城的北面,形成南北夹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