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易风竟是位十四岁的小将?”
“他竟是在本年度才踏入军队的?”
“易风将军头一次参战竟然能杀敌如此之多?”
“天呐,据说,他在战斗当中单枪匹马杀了足足九千个敌军,他是如何办到这一点?”
“十四岁就被封为少年少上造,这或许是史上最小龄的少上造了吧?”
“我们听说先前邺城无法占领之时,是这位易风将军建功夺下的。”
“现易风再度夺得赵国国都邯郸,他可能要再升迁了吧?”
“听闻他拥有巨大力量,足以凭借单臂摧毁一城门!”
“更别提,君主也高度重视易风,曾在朝上赞扬他为我国的第二个白起了。”
就这样,全城百姓热衷讨论着易风的一切故事。当民众得知易风的壮烈经历之后都瞠目结舌、心生敬畏之情。
一位仅仅十四年的年轻人却成为了少上造,并且第一次征战便立下累累奇功,死于其手下的敌人多达万计,邺城的征服、以及今日赵国首府邯郸之突破。
上述任何一条功绩都是轰动一时的巨大事件。
此刻,易风的名字在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下来。
此刻,在咸阳宫宏伟殿堂内,秦王嬴政与一众文臣正讨论国家大事。
特别是在关注北方对赵之战的发展动态,此事一直在牵动着嬴政以及众多朝廷官员认心情波动;前不久,大将军桓齮不幸患病卧榻不起,被迫送往了京都接受皇室御医用治疗,如今他的病情好转了许多,并开始可以勉强起身移动了。
桓齮一恢复便入宫求见嬴政并且请求治他的失守之罪。秦王看桓齮对秦贡献卓越,本次败绩并未导致严重后果,况且其病患已经至此,心生慈悲,并未严厉追究其过失,仅仅削减他几度俸禄作为警示。
这也可以视之为其给朝臣的一个交代。
随后,桓骑便将易风被任命为临时统帅的消息上报给了秦王。当朝中的众大臣得知这一消息后,许多人立即表示了反对。
尽管易风屡次立下战功,但他终究还是年轻,且几乎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若要他突然统领接近三十万的大军,这让众人心中颇为担忧。
毕竟,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