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易风情势,秦军趁机也纷纷顺着城门左阶攀上城墙,同守卫城上的赵军战斗。
而另一侧的楼梯上,秦军攻势也让那边的赵军接连后退。片刻之后,那一路的秦军亦攻至城墙上,与城上赵军搏斗起来。
随着越来越多秦军爬上城墙,越来越多赵军倒下。不知经过了多久,直至最后一名赵军被斩,战斗终于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陆续杀进城内的秦军已攻入城市的府邸与贵族住所。
这也成了易风的习惯:破城之后,不 * 扰平民,但可以收拾城中贵族。
不久后,整个雁门郡亦被易风完全控制。
大战之后,易风让部队在雁门郡内休整一日。
翌日清晨,易风留下两千秦军留守雁门郡后,便继续率领军马向南方行进。
雁门郡这座最为坚固的要塞被攻克之后,沿途剩下的城池皆无力组织有力防御,易风率部推进得异常顺利,并几乎没有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十二天之后,易风统帅的大军再度返回了邯郸,此时,位于邯郸以北的所有七十多个赵国防御据点已尽收秦军手中。
归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派遣士兵去打听王翦及杨端和的攻防进展。一天之内,回报来了:王翦率领下的军队同样击溃并夺取了邯郸南部以及东南部的八个城池;与此同时,杨端和指挥的战斗也占领了东部的五个城寨。
这样一来,赵国全土的每一城均落入了秦军之手,标志着赵国的覆灭成为事实。
接下来,易风向王翦与杨端和发送号令,让他们只留守部分士兵,其余人员均归集结于邯郸城以待下一步安排。
随着冬季的脚步越来越近,易风正准备统筹一下赵地事宜后,即准备带领未派上的大军班师回往咸阳。
期间,他亦嘱人编写了详细战况简报,随即遣使将其迅速送往都城咸阳——这份报告正是关于赵国终结的事实陈述。
考虑到战争进程如此迅疾且接连克捷,他并未于每攻克一座城池后便撰报告与发报,而是一并等待战役结束后再集中汇报,简化操作流程。
至于嬴政大王与朝中文武官员们接获这报告时会有何种表情变化,就颇值得一番揣摩想象了。
“什么?北方所有七十多个城寨竟悉数被破?这么短时间?”二十几天过后,王翦和杨端和尚领残兵回归咸阳安顿停当,立刻前往邯郸宫殿晋见易风。
不过,在闻讯这北方七十多城悉数为易风尚率军攻克之时,王翦和杨端和等将领都惊愕至极。各个睁圆眼睛,大张嘴巴一副无法置信的样子,心中震撼不已。
短短几十天之间,易风尚居然已攻克北部七十多城池。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震惊万分。
特别是得知尚风尚不仅速破诸城,还在速度上胜于他们率先返回邯郸,对比之下,自己等仅攻占些许城头且进度远缓的情景显得极为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