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军的将领似乎是姓项。”
这名哨兵汇报着所探到的一切情报。“姓项......”易风随口道。
“难道真是项燕?”他在心里揣测。他想到目前楚国里最知名的将领中,项燕是最有可能的名字。
这确是一位相当不错的指挥官,因此他对他的出现非常重视,“请继续监视这支军队,务必查清楚楚军首领是否为项燕以及他们的确切人数。”
易风接着吩咐道。
“报!前方数里之外的一块地方聚集了一批大量士兵的齐军。”正在这时,另一位秦军侦察员上前进禀。
"齐国的援军也已经来了么?“ 易风听后不由得皱眉,脸露愁云。
本次他率军而来总共三十余万人,但由于沿途攻城所需,各要塞已经分别配置二万余人,因此他手头可用的大军人数实则是二十八万。
相较于此,魏, 楚和齐三军联结起来恐怕会有至少二十五或三十万人马甚至还有可能正增派人马;再加上燕国派出援军很可能也已经启程。也就是说,他即将面对的可能是来自魏, 楚, 齐和燕这四大王国的联手进攻。“请问,齐国的大军总数几何?其领军将领姓名为何?” 易风重新提出问题。
必须知彼知己,百战才能不败!
据这位情报者回忆: " 至少有数十万人, 而其统帅应当姓田, 不过详细的身分尚未确认" “
请你再去搜集这些资料,并且严密地监控敌军行动,随时回报。”
易风对其发出命令,同时他本人也站在作战地图前,将刚刚从这名哨兵口中得到的情报逐一标记在地图上关于这三国大军的具体部署点。
当所有标记完毕后,易风马上明白了敌人的布局意图,并考虑到还未加入战场中的燕军,这场战役变得尤为复杂难解。
然而,尽管敌人难以对付,还是要迎难而上。易风一向不畏惧挑战,若是连尝试都没有,便轻言放弃,那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更何况,一旦此战获胜,就能一举摧毁魏国,并使楚、齐、燕三国元气大伤,甚至可能一蹶不振。这样灭掉楚、齐、燕三国将变得更加轻松。凭借秦军的强大战斗力和他的指挥能力,即使面临三比一的劣势,他依然有底气奋力一搏。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