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有熊国(河南新郑)国君的儿子。他的母亲叫附宝,是炎帝的后裔,帝里的孙女。有一天,附宝走出祁野,看见一道巨大的闪电环绕着北斗枢星,有感而孕,怀胎二十四个月,在轩辕之丘生下了黄帝。因此给黄帝取名叫轩辕。黄帝出生就很神异,还是幼儿时就能说话,幼年时就思维敏捷,长大后为人敦厚机敏,成年后聪明睿智,善于使用兵器,以土德称王,崇尚黄色,诸侯都推举他为天子,所以称为黄帝。建都在涿鹿,有祥云瑞兆,就用云来设置官职(春官叫青云,夏官叫缙云,秋官叫白云,冬官叫玄云,中官叫黄云)。又见到土德的祥瑞,出现了黄龙和蚯蚓,黄帝非常高兴,修养德行,治理军队,种植五谷,安抚万民,丈量四方土地,开始建立各种制度。天下有不顺从的,就去征讨。对内使用刑罚,对外动用军队,制作旌旗,设立阵法,在山林草木中开辟道路,以打通道路。但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天下诸侯听说后,都非常敬畏和服从。黄帝的势力范围东至海滨,西至崆峒,南至江渎,北至熏鬻(匈奴),在釜山(保定安新)会盟诸侯。黄帝虽然建都在涿鹿,但经常迁徙。用军队环绕作为营卫,效仿井田制度,开辟方阵,外边八八六十四,分守八方,小的叫营,大的叫卫,角落相互连接,曲折相对。黄帝居住在中间,这叫握奇之阵。
有一天夜里,睡到三更时分,黄帝梦见大风把天下的尘垢都吹走了。又梦见一个人手拿千钧的弩弓,驱赶着成千上万的羊群。黄帝醒来感叹说:“风是发布号令的,尘垢被吹走意味着后面会有清明。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那千钧的弩弓,是有奇异力量的人,驱赶着成千上万的羊群,是能够善于治理百姓的人。天下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吗?”第二天升殿,黄帝把这个梦告诉了群臣,群臣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黄帝说:“你们先退下,这个梦一定不是虚妄的。明天我和你们一起出去打猎,探访贤能之人,看看是否真有这样的人,怎么样?”
却说风后这个人,是山西解州人,出生在海边,以务农自耕为生,精通《易》数,明白天道,甘于贫困,以隐逸为乐。有一天,他到田中耕锄,见天气晴朗和煦,于是唱起歌来:
上天圆圆,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唱完继续耕种。黄帝的车驾和人马来到附近,风后不理睬,只顾躬身锄地。黄帝观察了他很久,心里想:“这个人虽然是个农夫,但仪表堂堂,必定有可取之处。”就命令近臣去问他是哪里人。近臣领命去问,风后回答说:“君臣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各自做好自己的事,何必劳烦询问!”近臣把风后的话回奏给黄帝,黄帝感叹说:“这是个贤者,不是普通农夫!”于是下了车辇,步行走到田边。风后见黄帝步行前来,连忙扔下锄头,在田中俯伏,口称万岁。黄帝扶起他问道:“贤士为何隐居在此,不出世辅佐君王治理天下?请问贤士高姓大名?”风后奏道:“臣姓风名后,才疏学浅,不能为世所用,只能耕种而已。”黄帝听了非常高兴,命他随驾入朝,以辅助国家。风后没有推辞,领旨同行。
正在行进之间,只见大泽旁有一个樵夫,在山林中四处张望地走着,黄帝看了很久,见这个人威风凛凛,志气昂扬。黄帝命停下车辇,走进林中,上前问道:“贤士,谁在这里闲逛,不出世辅佐国家安定百姓?”力牧俯伏奏道:“臣是愚钝之才,不足以济世,所以隐居在此。”黄帝说:“愿闻贤士姓名!”力牧奏道:“臣姓力,名牧。”黄帝听了非常高兴。对群臣说:“你们今天才相信梦不是虚妄的。”于是扶起力牧,命他随驾回朝。
第二天升殿,文武大臣朝贺完毕,黄帝命宣风后、力牧入朝。两人在阶下高呼万岁,行朝拜之礼。黄帝说:“朕如今得到你们二人,是上天在梦中应赐,你们就如同我的左右手。”当即封风后为上相,封力牧为上将,作为左右辅佐的大臣。原有的太常察知地利,封为禀官,掌管农事;苍龙能分辨东方,封为士师;祝融能分辨南方,封为司徒;太鸿能分辨西方,封为司马;后土能分辨北方,封为李师。力牧是武职,不在此列,风后在朝内,加上前面五人共为六相。
黄帝自从得到这六相以来,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天下太平。有一天,大宴群臣后散去,黄帝回到宫中休息,夜里到了三更,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两条龙在江中盘绕,挺出白图来授予黄帝。黄帝醒来,自己思考:“前面的梦已经应验,后面这个梦也不会是假的。龙,是水中之物,必定有奇异之处。”于是斋戒沐浴,早上上朝,把梦龙的事跟群臣讲了。天姥出班奏道:“陛下不妨去河边看看,也许上天真的授予您图呢?”黄帝应允,立即命人准备车驾前往河边。到了翠妫川,只见一条大鱼逆流而来。黄帝对天姥说:“你看到河中之物了吗?”天姥说:“正应了那个梦。”黄帝命人摆好香案,亲自拜谢祷告说:“朕有幸得到六相,如今辅佐朕分理天下,百姓稍微安定。昨夜承蒙神灵又赐给朕梦,朕恭敬地准备了香花灯烛,祈祷吉凶。如果是凶兆,朕自己承担;如果是吉兆,就普遍施惠给天下百姓!”祷告完毕,那大鱼逆流而上,背着白图箱,兰叶龟文,靠近岸边踊跃地把图授予黄帝。黄帝知道这是祥瑞,拜谢后接受,那鱼转身游走了。黄帝又对着河拜谢。打开图一看,名叫《图箓》。命侍臣捧着图箱,排驾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