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胤再次打电话来催促夏凉更新小说时,夏凉抓住机会,提出了稿费分成的问题。她知道,自己的小说为原本已经陷入困境的杂志社带来了转机,让其重新焕发了生机。因此,她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合理的稿费分成,以体现自己作品的价值和对杂志社的贡献。
王胤其实也正有此意。他清楚地意识到,现在的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各家杂志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纷纷推出各种吸引眼球的作品和作者。如果不能给予夏凉合理的待遇,留住这位极具潜力和人气的作者,自己的杂志社很可能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同时,他也明白,只有让作者获得更多的收益,才能激发作者更大的创作热情,为杂志社带来更优质的作品和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于是,王胤没有犹豫,立刻表示愿意与夏凉重新商谈稿费分成事宜。他提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分成比例,不仅考虑到了夏凉目前的市场价值,还为她未来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同时,他还承诺会为夏凉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举办读者见面会等,帮助她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夏凉对王胤的提议感到满意,她知道这是一个双赢的决定。有了更合理的稿费分成,她可以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而杂志社也能借助她的作品,稳固市场地位,吸引更多读者和作者,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双方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胤在与夏凉协商稿费分成时,详细地向她解释了杂志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情况。他告诉夏凉,每本杂志的售价是五块钱,其中印刷成本大约需要两块四,这是制作杂志最基础的支出,包括纸张、油墨、印刷机器的使用费用等。除此之外,还要给经销商留下一块钱的提成,这是为了激励经销商积极销售杂志,扩大市场覆盖面。
这样一来,杂志社这边实际能够获得的利润就只剩下一块六了。王胤表示,他愿意从这一块六中拿出两毛钱作为夏凉的稿酬,即每卖出一本杂志,夏凉就能得到两毛钱的分成。这样的分成比例,既体现了夏凉作品对杂志销量的重要贡献,也考虑到了杂志社的运营成本和利润空间。
同时,王胤还强调,除了按本计算的分成外,夏凉的稿费会另外结算。这意味着夏凉不仅能够根据杂志的销售量获得持续的收入,还能根据自己的创作量和作品质量,从杂志社那里获得一笔固定的稿费。这样的双重收益模式,无疑为夏凉提供了更稳定的经济保障,也充分调动了她的创作积极性。
夏凉对王胤的提议表示认可,她明白这是一个公平合理的合作方案。杂志社在保证自身利润的同时,也给予了她足够的尊重和支持。有了这样的合作基础,夏凉可以更加专注于创作,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杂志社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星期后,夏凉收到了杂志社打进她银行卡里的两万块钱稿费。她怀着满心的喜悦走进银行,办理了取款手续。手里握着沉甸甸的现金,夏凉感觉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