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如果钱三丫有心,就算他们住在赵家村,她也可以来挑拨。
可毕竟对她来说是不方便的。
不能每天都接触。
钱三丫也不能每天都往赵家村跑,因为她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
自从他们在赵家村盖了房子之后,也没给曾诚的外祖秦家太多的帮助。
人多眼杂的不方便。
但是隔三岔五的,曾城都会送五斤粗粮过去。
本来可以送细粮的。
可曾诚的外祖父不让:“粗粮我们可以随便就在牛棚摆着,不会太扎眼,可是细粮不行。对我们这些牛棚的人来说,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而且细粮还容易暴露你们,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真想帮我们的话,就每次送粗粮的话,给我们带点好吃的。”
所以这次。
他们给秦家的人带了一些韭菜鸡蛋馅的包子。
当然。
赵浅浅也想带一些肉,但这肉真不是那么好卖的。
一是曾诚每天都上工,赵浅浅怀孕了,本身买起来就不方便。
二是。
原本曾父给邮寄的肉票,足够他们夫妻两个一个月吃的。
但现在要给曾诚的外祖秦家。
而且赵母给他们做饭,肯定也是要和他们一起吃的。
所以现在他们也是缺肉吃的!
不过韭菜鸡蛋馅的白面包子,也是很好的吃食了!
自赵母住到赵家村后,也是知道了曾诚和牛棚里的关系。
所以有时候她也会帮着打掩护!
眼下。
就是赵母在外盯着。
而曾诚的外祖则被他们给带到了赵家的住处。
当然。
以前外祖父是从来没进过这房子。
可眼下赵浅浅想要让他鉴别古董,可不就得把人给弄来了。
经过秦外公的鉴别。
他们买的那些个垃圾,大多都是假的。
不过赵母买的那些个花瓶,有一个是哥窑。
赵浅浅当时就高兴的不行?
哥窑。
宋五大名窑之一。
这要是放在以后得值多少钱呢?
紧接着。
秦外祖,又教给赵浅浅鉴别哥窑的方法。
窑瓷器的气泡特点被形容为“密似攒珠”。
这种独特的美韵来源于其釉层较厚,最厚处甚至与瓷胎厚度相当。
在烧制过程中,釉内会产生大小不一的气泡,这些气泡整齐地排列,细密得如同颗颗小水珠,遍布在器物的内外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