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腹地昌都城,李雄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城内的一片硝烟,这座吐蕃人重要的副都城,最终在李雄的大军的经过一番血战后被拿下。
看着远处的雪山,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风中带着的一丝丝寒意,李雄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从七月中旬在共和城与哥舒翰商议好各自的进攻目标后,李雄便于第二天率领着大军离开了共和城。
在玉树地区与席元庆汇合后,李雄便带着大军一路向着吐蕃腹地推进,这一路上李雄势如破竹,吐蕃面对李雄的大军进攻毫无办法。
最终不得已,只能一直后撤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进攻,李雄带领着大军一直打到了昌都城下,期间抓捕无数俘虏,收获也是极其丰厚,而也正因为如此,极大的拖累了大军的行军速度。
其实在李雄拿下玉树多久的时候,便已经收到了消息,哥舒翰、高仙芝的联军已经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且给李雄发来了消息,信中两位再次提醒李雄,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功冒进,而导致之前的成果前功尽弃,作为顶级统帅的他们都很清楚,想要一战而灭吐蕃根本就不现实,对付吐蕃这种占据天时地利的国家,只能采取步步蚕食,用时间将对方给磨灭。
但是李雄看着麾下的近十万大军,还是最终决定冒险一试,毕竟都已经到这种程度了,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
而信中两位老帅所说的怕李雄在大雪降临之前没有撤出来,而导致大军迷路的情况,对于大军迷路这种事情李雄是从不担心的,虽然说许多的战争都是因为大军迷路以后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是李雄是有系统的男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把小地图一开,输入最终的目的地,系统的小地图便会给出最优的路线,甚至比后世的导航还要精准,这也就是为什么李雄行军从来没有发生过迷路这种情况。
给两人回信后告知自己会注意时间,一定会把握好分寸,李雄便率领着大军继续向着昌都进发,只是没想到距离昌都越近,对方的抵抗越是强烈,虽然给李雄的部队造成的伤亡不是很大。
但是也大大的拖延了李雄的行军速度,让原本就行军缓慢的大军,更加的慢了下来,李雄也明白这是对方在拖延时间,但是既然选择了进攻目标,李雄自然不会放弃。
吐蕃的撤退战略确实起到了作用,可是撤走的毕竟是少数,那些来不及撤走的都被抓了当做俘虏,李雄甚至连吐蕃的平民都没有放过,虽然李雄不会杀良冒功,但是战争结束后的修路以及开矿还是需要大量人手的。
因此就出现了,李雄的大军在前边扫荡,等大军过后,大量的吐蕃民众被一抓我而空,抓捕到的这些人随后就被李雄派人押送至后方,至于这些人会不会死在路上,李雄则根本就不关心。
削弱吐蕃的战争潜力,本来就是李雄一直推行的战略目标,而掠夺人口则是最快的方式之一,此战结束后,吐蕃可以说完全失去了战争的潜力,没有个几十年的时间恢复,已经不可能对大唐产生威胁。
就在李雄还在陷入沉思的时候,席元庆一身是血的走上了城墙来到李雄跟前“启禀将军,已经彻底将城内的吐蕃军队清扫干净,还请将军指示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