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一刹那,整个时空仿佛被一股神秘莫测、强大无比的力量紧紧攥住,时间竟开始缓缓地倒流,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逆流而上!这股匪夷所思的力量,汇聚了四个人的阴德之力,犹如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势不可挡地冲破了时间的枷锁,带着他们一同穿越回了那七日之前的时光。
转瞬之间,一切景象都重新映入了眼帘。那庄严巍峨的宫殿,金碧辉煌的朝堂,身着华丽服饰的大臣们,以及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朝会再次拉开了序幕,仿佛之前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虚无缥缈的梦境,从未真正存在过。
在这庄严肃穆的朝会之上,大臣们分列两侧,气氛沉重而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然而,谯周却傲然挺立于朝堂中央,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阐述着他那主张投降的言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宛如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动摇,倾向于投降这一选择。
此时此刻,刘谌静静地屹立在人群之中,他那挺拔的身姿在众人中显得格外醒目。他聆听着谯周的言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之情。他紧握着拳头,目光坚毅地凝视着前方,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之前那四位忠臣义士对他的谆谆教诲。
“殿下啊,您若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单凭一己之力实难力挽狂澜。如今局势如此艰难,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方能抵御外敌,保我蜀汉江山安然无恙!”他们的言辞恳切而深沉,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刘谌的殷切期望。
刘谌深知这些忠告的分量,但面对眼前这愈演愈烈的投降之势,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如何才能汇聚起足够强大的力量,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困局?这个问题如同一团迷雾,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苦苦思索,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散朝之后,刘谌心急火燎地直奔太子府而去。他一路疾步如飞,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示出他内心的焦急与不安。一进太子府,他便迫不及待地大声呼喊:“大哥!大事不妙啊!父王即将投降邓艾,这可如何是好?您究竟有何打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虑与惶恐,仿佛整个世界都即将崩塌一般。
现任太子刘璿,生得一副俊朗的面容,剑眉星目,鼻梁高挺,端的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他自幼便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对治国理政之道颇有独到的见解。然而,他的性格中却隐藏着一处致命的弱点——胆小懦弱,缺乏决断力。
此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刘璿心中慌乱如麻,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但那怯懦的性子却让他难以鼓起勇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犹豫再三,嘴唇微微颤抖着,终于嗫嚅道:“父王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又能如何呢?”他的声音轻若蚊蝇,仿佛生怕这些话语传到刘禅的耳朵里。说完这话,他便低下了头,不敢再看众人一眼,只是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住衣角,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不安与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