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令已经由黄庆——那个黄皓的干儿子,尖细着嗓子传达了多次。他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上,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激不起大臣们丝毫退却的涟漪。他们仿佛事先约定好了一般,没有一个人挪动脚步,只是轮番上前,滔滔不绝地陈述着各自的见解与立场。他们的言辞之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与执着,仿佛自己的意见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说完之后,他们又不约而同地退回原位,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坐在龙椅上的刘璿。那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审视,仿佛要将这位年轻的帝王看穿一般。刘璿被这阵仗吓得脸色更加煞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双手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几乎要嵌入木头之中。他从未见过如此激烈的朝议,更未料到自己的谕令竟会如此无力,仿佛一张废纸般被众人忽视。
旁边的黄庆也是汗流浃背,不时用衣袖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他心中暗自嘀咕:这朝堂之上,何时变得如此风起云涌、波谲云诡?连皇上的话都不顶用了,这可如何是好?他不安地瞥向刘璿,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与无奈。
刘璿此刻心中五味杂陈,他终于明白了父皇退位的苦衷。这些朝臣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难以打交道,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试图寻找一丝破局的契机。
就在这时,他仿佛捕捉到了一抹希望的曙光——谌弟今日也在列。谌弟历来反对投降,立场坚定,是朝廷中的一股清流。何不听听他的意见?或许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况且,自己的皇位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在其中,他应该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吧。
想到这里,刘璿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北地王,你有何见解?何不道来,让朕听听你的高见。”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北地王刘谌弟,期待着他的发言。刘谌见状,也不推辞,站起身来,缓缓走到大殿中央。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刘璿的身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执着,仿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在这场争论中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