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位将军领命离去之后,姜维的思绪便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迷雾,直视着那遥不可及的敌人。“钟会啊钟会,我为你精心筹备的这一局,不知你能否洞察其中的玄机,又不知你的应对能否让我感到一丝惊喜!”他喃喃自语,语气中交织着期待与自嘲,仿佛是在对命运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姜维的思绪开始如抽丝剥茧般细细梳理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蜀汉与魏国相比,国力确实相形见绌,如同蚍蜉撼树。在这样的背景下,进攻成为了蜀汉彰显国威、维持自身存在的无奈之举。然而,连绵不断的征战也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也让蜀汉自身背负上了难以承受的重担。国内民生凋敝,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这无疑在悄然削弱着他们对大汉的忠诚与向心力。
但姜维亦深知,魏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暗流涌动。虽然从表面上看,魏国的民生状况也显得困苦不堪,但其中的缘由却与蜀汉截然不同。魏国的世家大族如同盘根错节的巨藤,紧紧缠绕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贪婪地吸食着普通百姓的血汗,让百姓的生存空间变得愈发狭窄。这些百姓在生死边缘挣扎,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与关怀。而蜀汉所面临的困境在于,这些世家大族在战事上若稍微偏向于魏国,蜀汉的压力便会陡增,如同雪上加霜。
再将目光转向吴国,那里的民生问题同样严峻复杂。吴国对待世家大族的态度一直强硬如初,打压之势从未有过丝毫懈怠。然而,这种打压也带来了极大的内耗与纷争,成为了吴国自身难以治愈的顽疾。自吴大帝孙权驾崩之后,吴国宫廷便风波不断,权力斗争愈演愈烈,这足以证明吴国的民生也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想到此处,姜维的眉头紧锁,仿佛能夹住一只苍蝇。他深知,后续的北伐之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是继续盲目地对魏国发起北伐战争,还是应该有组织、有规划地推进北伐进程,精准打击魏国的软肋与痛点,从而为蜀汉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遇呢?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巨石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释怀。
短暂的沉思之后,姜维的思绪仿佛插上了翅膀,飘向了无尽的远方。他在心中默默盘算着、筹划着,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与铺垫。同时,他也为蜀汉的未来所忧虑着、担忧着。
“报!钟将军,姜维派人将一封信以箭矢射至城墙之上,信件已由哨兵所获,现特来呈给将军!”一声突如其来的汇报声如同惊雷炸响,瞬间将沉思中的钟会惊醒!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与紧迫之色,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不祥之事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