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敌从西门出逃报信,稍作阻拦后放行,既可掩护黄将军,又可迫使周昂加速增兵,致阴陵空虚!”
张固闻言,颔首赞同。 郭嘉迅速拟定了调遣命令,并郑重地加盖了镇东将军的官印。随后,他将这份调令递给了张固,张固转而向斥候下达指令:“务必连夜将此调令火速传达给蒋钦与周泰两位将领,令其严格遵照执行,不得有丝毫延误!”
斥侯恭敬地用双手接过调令,随即转身退出了营帐,紧接着,营帐外传来了他牵马离去的声响。鉴于防止营啸事件发生的需要,军营在夜间严格禁止骑马行动。
次日清晨,经过工匠们通宵达旦的辛勤工作,三座城门的周围已经矗立起了六台投石机。张固随即下令军队在城门外列队集结,形成了三个气势恢宏的方阵,刀枪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随着张固的一声令下,六台投石机仿佛沉睡的巨兽被唤醒,巨石带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划破天际,猛烈地砸向城墙。
九江郡的守军在城墙上骤然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巨石落地,尘土遮天蔽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碎石四处飞溅。一些不幸的士兵被巨石击中,瞬间血肉横飞,哀嚎声与呼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
城墙上的士兵们惊恐万分,有的忙着躲避飞来的巨石,有的军官则试图稳定军心,但投石机持续不断的猛烈攻击让他们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整个城墙仿佛被一场巨石风暴所席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急关头。
投石器,亦称霹雳车、抛射器或发石装置,其构造基于一木制框架,框架之上安装有一根穿过中心轴的长木杆作为发射臂,一端附有皮制索套以固定石块,另一端则连接着数十乃至上百条绳索,供多人同时拉动绳索,以投射石块至敌方阵地。
然而,早期的抛石装置存在一个显着弊端:为确保抛射力度与稳定性,其高耸的设计往往导致底部结构笨重,缺乏必要的机动灵活性。后经曹军改良的霹雳车,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车轮于底座之下,从而使得少量士兵即可推动车辆,灵活调整攻击姿态,其效能因此实现了显着提升。
当前,张固所沿用者仍为传统设计的投石器,尚未采纳加装车轮的革新方案。此后,投石车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抛石装置亦持续得到改进。
进入隋唐时期,抛石技术向西传播,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崭露头角,随后又传入欧洲。经由阿拉伯人的进一步改良,抛石装置已能单次发射重达四百余斤的石块,甚至能够投掷火药包,其破坏力愈发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