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怎么不信,不过这节目确实不错,既给大家推广了非遗文化,又带来了好歌。”老爷爷频频点头。
“这么好的节目,你还睡着了?”
“年龄到了嘛,看着电视就犯困,别说我了,你还不是一样的?”
“哼。”老奶奶还颇为傲娇。
老爷爷没办法,只能哄着老伴。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反复上演,《音为非遗》毕竟是央视的节目,很多观众都是中老年群体,他们经过节目也开始认识、关注徐耀了。
只是这部分群体即便再喜欢和欣赏徐耀,也很难立即转化为粉丝。
他们上网的不多,也不了解微博这些平台,平时最多就是刷刷快抖,当做消遣。
但这无疑都是徐耀的潜在受众,是他后面人气的有力支撑。
对徐耀来说,也算是开发了银发经济,吸引了更多的粉丝存量。
节目播出后,由于徐耀自带的流量,相关的词条很快冲上了各个平台的热搜。
【徐耀 《蜀绣》】
【央台《音为非遗》】
【徐耀 《容城》】
连带着上次徐耀在小酒馆的唱歌视频又火了一次。
《音为非遗》节目的热度持续上涨,完全超过了央台领导们的预期。
“台长,节目很成功,各项数据都创造了今天台里综艺节目的记录!”
张瑜第一时间就跟陈启明报喜。
“嗯,告诉赵鹏他们,继续保持质量,好好打磨后续的节目,一定要做出成绩,我好给部领导汇报今年的工作。”陈启明的声音还是像以前一样淡定,倒是没有什么起伏。
张瑜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却也从细枝末节处感受到台长内心的高兴,便继续表态道:“请台长放心,我们一定把《音为非遗》作为今年的王牌节目!”
“行,你做事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对了,我看今年的春晚,徐耀也是可以上场的嘛,到时候,你跟吴导商量下节目的编排,争取把春晚也搞出特色,毕竟我们已经连续几年没有什么太大热度了。”
“我一定尽快落实。”
张瑜作为副台长,此时也有些尴尬,他哪里不知道春晚被观众们吐槽的点,但做了这么多期春晚了,想要创新确实很难,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敢承担革新的风险,大不了就是被网友们喷一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