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对于他们在聊的内容,却显得兴致缺缺,多是在看手中的股权凭证,脸上都是笑容。
但是,张居正却是非常感兴趣,聊得很投入。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居正在万历年间的革新,就有鼓励民间开采矿产、经营贸易,并提出了“厚农资商,厚商利农”的经济主张。
他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商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多的市场和资源,而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商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他的这种认知,是以前的大明统治者所没有的,把商业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甚至他还非常注重对外贸易,比如在北方,与草原部族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开放了边贸。
而在南方,他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的“交易会”,这类似于后世的广交会,对推动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此种种,都说明张居正对于商业的重视,远比其他当权者要更重视。
不过此时,还是嘉靖末年,张居正对于商业的认知,并没有完全成熟,只是有这么一个认知而已。
所以,当他听到李文贵关于商业上的这些操作时,他就很有惊艳的感觉,能极大地补充他对商业的认知,兴趣自然就非常高了。
甚至不是这股权做法,还包括陈景行之前描述书铺的运行模式时,他也都察觉出,这是一种新的做买卖法子,也让他有种惊艳的感觉。
大殿内,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大殿的主人裕王,还有他的丈人陈景行,包括其他人等,都是或认真,或开小差地听着。
而张居正和一个少年郎,却在这侃侃而谈,似乎聊得非常投机,犹如忘年交一般。
等到后来,裕王从白得了一年两万两的喜悦中恢复过来之后,他看到李文贵竟然和他认为有大本事的张居正谈得如此有来有往,就非常诧异了。
就见他不时打量李文贵,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聊了一阵之后,终于听到张居正有些感慨地说道:“你说的这些,到底是好是坏,还得再看看!”
李文贵听了,也是谦虚地说道:“我和伯父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已,是骡子是马,确实需要溜溜才能知道!”
看到他们终于聊完了,裕王便笑着说道:“时辰不早了,该用午膳了!张师傅,岳丈,文贵,就一起用午膳吧?”
这是他第一次邀请陈景行和李文贵,以前的时候,他都不操心这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