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泥泞,虽然是骑马,却也没有了之前路上的潇洒。但是,李文贵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他是老板,没有限定期限;又因为他有钱,路上这种花销,根本不会心疼,怎么舒服可以怎么来。
江南这边,路上的行人,真得要比北方多不少。特别是路人中,能看到更多的生意人。
李文贵还发现,他听到的官话,都比山东那边要标准一些。上了年纪的,或者路边的妇人之类,都能说得不错。
沿途看到的建筑,有时候在路边村庄打尖,也能看到这些的房子之类要好一些。甚至有的村子,明明不怎么显的,但是村里主要的道路却铺有石板路。
江南这边的人,身上穿得衣裳,也都花哨了一些。不只是女人的衣裳,甚至有一些男人,可能看着还是读书人的衣裳,都有一些花哨。
交通工具方面,江南这边,船是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河面上,哪怕不是很宽的河面,都能看到大大小小船只的踪迹。
不得不说,南北方的差别,包括衣食住行方面,还是比较大的。
八月底的天气,在江南这边来说,很是有点热。
或许是前几天刚下过雨,如今太阳高照之后,北方来的汉子,大都有点不适应。
湿热湿热的,浑身黏兮兮的,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就算是东厂番子,都是难受。离得李文贵远一点的,那脏话就多了点。
李文贵自己还好,不要说江南了,在后世的时候,他连最南边之一的广东都待过不少时间的。
为了照顾这些北方孩子,李文贵这一行人,早起赶路,快到中午的时候,寻个好地方吃好喝好,等到午后一段时间,才会继续赶路。
中午最热的时间段,路上大都也还是有行人的。戴着斗笠,冒着毒辣的太阳赶路,围在脖子上的毛巾,不时擦擦汗,或者喝口水之类的,然后就接着赶路。
刘德福见多了之后,也不由得感慨道:“都是生计所迫,要不然这种时候,还是待在家里的好!”
东厂番子听到,都是深有所感。要不然的话,他们待在京师多好,何必跑到这南方来!
过了高邮,快到扬州的一段路上,下午,骑马赶路的一行人,忽然看到附近的一个河道那边,围了好多人。
骆档头等人见了,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架不住李文贵看到了,最终,他们这一行人便只好往那边去看热闹。
就见河道田埂间,有不少人散落在那,不过很多的人目光,其中在田间地头上的一群人。
有东厂番子看到,有点惊讶地说道:“那是什么人?”
其他番子不用问,也都看向那田间地头的一群人,脸上都带着惊讶之色。
按理来说,东厂番子大都见过大场面,可此时,却仿佛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样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