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祭祀仪式十分庄重,苗族是夜郎国后裔的一支,他们崇拜祖先,一是本民族的始祖蚩尤,二是本家族的祖先,认为祖先“虽死犹生”,其灵魂永远与之同在。祭祀时,人们会杀牲祭献祖先,每日就餐时必先酹酒撒饭请祖先受用。
祭祀活动具有民族特色:在一些祭祀活动中,有特定的程序和仪式。比如在万盛苗族祭祀蚩尤大典中,分为起始坛、请神坛、大祭坛、祭神坛、孝神坛、回神坛6大坛。起始坛有牛角号、桶鼓等乐器演奏,祭祀队伍绕场三周后各就其位;请神坛要打竹卦占卜、杀鸡祭神、烧钱化纸等。
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载“(牂柯郡)俗好巫鬼,多禁忌”,汉成帝汉平年间,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太中大夫、蜀郡人张匡持节和解,“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这种刻像而射的方式就是夜郎原始宗教中比拟巫术的形象体现。
祭祀人员的特殊角色:巫文化中,鬼师等祭祀人员具有重要地位,他们通过占卜、吟唱等方式与神灵沟通,主持祭祀仪式,带领人们完成对神灵和祖先的祭祀。
但是对于青铜器的使用而言,西南地区出土的一些夜郎文明遗物中,有青铜制品的祭祀用品,如东汉龙纹连枝灯。连枝灯通常被视为一种祭祀或宗教用品,其形状和装饰意味着富贵、吉祥和幸福,灯光象征着启示和明智。
夜郎国祭祀文化与其他民族祭祀文化存在一些异同点,
夜郎国: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对天地、山水等自然元素存在敬畏之心,并将其作为祭祀的对象。比如可能存在对山、水、树木等的祭祀活动,视其为具有神秘力量的存在,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福祉。
而相比于当时的其他地区其他民族:许多民族都有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并体现在祭祀文化中。例如蒙古族对天、地、湖泊、河流等自然元素极为崇敬,有祭天、祭敖包(敖包最初是作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场所)、祭湖泊、祭河流等祭祀活动。彝族也有祭龙、祭雨、祭水、祭火、祭树、祭山、祭岩等固定节日活动,以祈求自然神灵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