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钱来决定把这个情况写成一篇深度报道。在报道中,他详细地揭露了《星闻周报》与不良企业之间的利益勾结,以及这种勾结对新闻公正的严重损害。
这篇报道一经发表,在新闻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星闻周报》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主编张生也被撤职。
李钱来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带领记者们对其他有嫌疑的报社和企业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有来自被调查对象的威胁,也有来自一些不明势力的干扰。
但是李钱来始终没有退缩,他对记者们说:“我们是新闻人,我们的职责就是追求真相,维护新闻公正。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让新闻界变得更加清澈。”
在调查过程中,李钱来遭遇了诸多阻碍,每一个都像是横亘在他追求新闻真相道路上的巨石。
首先,信息的封锁是他面临的一大难题。当他试图深入调查一些与不良新闻操作有关的企业时,发现这些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极为严密。他们有着复杂的防火墙和保密协议,就像一个个坚固的堡垒。
李钱来和他的团队想要获取一家名为“宏盛集团”的企业与某些小报社之间的资金往来记录。他们找到了在该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一位线人,约定在一个偏僻的咖啡馆见面。然而,当他们到达咖啡馆时,却发现线人满脸惊恐。
线人压低声音说:“李记者,我不能把资料给你们了。公司发现了我的意图,已经警告我如果泄露任何信息,就会把我告上法庭,让我倾家荡产。而且,他们还加强了安保措施,现在财务数据的加密程度更高了,我根本无法获取。”
李钱来皱着眉头说:“你别担心,我们可以保护你的安全,而且如果这些黑幕被揭露出来,他们就不敢把你怎么样了。”
线人苦笑着摇摇头:“你们不了解这个公司的手段,我不能冒险。”说完,便匆匆离开了。
除了信息封锁,人身威胁也如影随形。一天晚上,李钱来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轿车缓缓靠近他,车窗摇下,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冷冷地说:“李钱来,你最近管得太宽了。你以为你能一直这么顺利地调查下去吗?如果不想你和你的家人有什么危险,就赶紧收手。”
李钱来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大声说:“你们这种威胁是没有用的,我不会因为你们的恐吓就放弃调查真相的。”
黑色轿车加速驶离,只留下李钱来站在路灯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却无比坚定。
还有来自同行的压力。一些与不良势力有牵连的报社,为了阻止李钱来的调查,开始联合起来对《今日时报》进行抹黑。他们在新闻界散布谣言,说《今日时报》的调查是出于不正当竞争目的,是为了打压其他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