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质变的本质又是量变;
那么,一定是发生了“质变”作用,所以,才都好像凭空出现了;然后,其中“质变”的本质也依然是“无”和“量”的情况;
那么,就是说,我一直都感觉自己是在“写网文”的过程中,写偏了,就是,又失败了,因为,可以看出,我这样的网文可以说是连及格都算不上的,扑街,对吧;然后,瞎猫撞上死耗子,然后,好像逐渐地发生了这样的一系列变化;
那么,当然,在这样的变化中,也离不开我们的文化底蕴,因为这种实在是藏得太深了,深不可觉,就好像我整天在呼吸,我却时常会忘记自己还会呼吸,就是,习惯成自然了,习以为常,鱼在水里游,会忘记自己在水里生活,然后,就只是忘乎所以地从事进去;
那么,因为,这种“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以至于,我很难再可以“站在·这种·习惯之外”去对事物进行审视;
那么,所以,也就会有,习惯是种阻力,这样的描述词;
那么,一个是,我们的这种底蕴太深,就是深到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深不见底,日用而不知;就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深到一种,不以为见的状态;
就是,好像,深到了一种“睁眼瞎”的状态;就是,深到一种,我,虽然一直看着,却一直看不见的状态;并且,不只是看不见,并且还是一种“无知·不为所知”的状态;
就是,我甚至于意识不到这种状态,“无无明”;
就是,我,虽然在对这件事情进行意识,具有了我觉得自己“意识不到的”这种“好像无意识的反应情况”;但即使是这种,也依然是会夹杂着一种“忘却的穿透力”;甚至于,我连“忘却”这样的概念都无法觉知;
那么,这个是一个,就是说,“这种文化的底蕴,是着实是我没想到的”;
就是说,我以为我想到了,但也只是我以为我想到了,但事实上,我依然还是没有想到;
就好像,打个比方,我以为我已经超脱自然的了,那么,事实上,我居然还只是处在襁褓中的婴儿状态;
你懂吗;就很不可思议;就即使是我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且走出的,但是,我依然没有意识到和会很惊讶地感受到一种“我怎么就是从这种背景中长大的呢”;
就好像,你是一条小鱼,然后,从小傻傻的,然后,突然有一天,在长大一点后,然后,你却惊讶地意识到一件事,即,“自己竟然生活在水里”;
就是,本来,你从来没想过这件事,但是,然后你在不想不想中,突然发现出一种状态,就是,“我们竟然生活在水里,这也太值得令人开心了”;
就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它却就这样的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而这件事却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寻找的;
是的,是的,就是“水”,我们就是在水里;即,你能明白“小鱼”的那种,突然之间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水里,生活在一种它本来就很需要,也会觉得很自在的状态中吗;
你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会说,非物者无物,是物者守己;
但是,当你突然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种状态中纠结了好久,然后,却发现和惊讶地意识到,其实原来自己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然后,在这样的一种“得自在”的状态,就会感到很恍惚、很回然;
原来,我们一直所追求和向往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骑驴找驴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