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起身,缓缓走下龙椅,来到摄政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今日朝会,你来主持,朕在旁观摩。”
摄政王微微一愣,抬眼望去,看到父皇眼中的肯定和支持,随即郑重地点了点头。
皇上退回龙椅,示意朝会开始。摄政王走上前,高声宣布:“今日朝会,受皇上委托,由本摄政王主持。诸位臣工,有事启奏,详细叙述。”
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吏部尚书首先出列,奏报官员任免事宜,摄政王仔细聆听,不时点头,待吏部尚书说完,他沉吟片刻,看向父皇,皇上暗暗点点头,表示支持自己的决定。
然后摄政王继续说道:“吏部尚书所言甚是,准奏,但需注意新任官员的品行和能力,不可因循守旧,要选拔真正有才能之人。”言辞严谨,条理清晰,朝堂上的臣子们纷纷点头称赞。
接着,户部尚书上奏财政收支情况,摄政王认真查看奏折,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问道:“今年的财政预算与去年相比有何变化?是否有新的增收节支之策?”
户部尚书详细回答,摄政王边听边记,最后说道:“财政乃国家之本,要开源节流,合理调配,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和军事开支不受影响。”
随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纷纷上奏,摄政王一一应对,处理得有条不紊。皇上在一旁静静观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朝会结束后,皇上走到摄政王身边,微笑着说道:“今日朝会,琛儿主持得非常不错,条理清晰,应对得当。不过,还有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在处理官员任免时,要多听听其他臣子的意见,集思广益,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摄政王点点,虚心受教,表示一定牢记于心。
这日,在御书房内,皇上与摄政王正在商议国事,突然有礼部官员急匆匆地进来禀报,说道:“启禀皇上,启禀摄政王,外国使节求见,有重要事宜商谈。”
皇上沉吟片刻,对摄政王说道:“此次外交事务,琛亲自来处理,朕在旁观望指导。”摄政王点头应允。
外国使节被引入御书房,摄政王起身迎接,态度恭敬而坚定,与使节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不知贵国此次来意为何?”
使节呈上国书,摄政王仔细阅读,眉头微皱,然后说道:“贵国所提之事,涉及我国领土完整,事关重大,本王需慎重考虑。”
皇上在一旁观察,见摄政王处理得当,微微点头。摄政王继续说道:“我国素来重视与各国的友好交往,但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本王建议双方可先行协商,寻求和平解决之道,若贵国有诚意,本王愿派使者前往贵国,进一步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