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热闹非凡,毽子在空中起起落落,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参赛者们全神贯注,身姿矫健,每一次抬腿、每一次发力都彰显着坚定的信念。
场边的观众们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眯缝着眼睛,紧紧握着拐杖,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为自己心仪的选手默默鼓劲;几个孩子在人群中穿梭蹦跳,小脸憋得通红,兴奋地扯着嗓子呼喊着选手的名字;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双手合十置于胸前,紧张得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观众们的神情丰富多变,有的因选手的出色发挥而喜笑颜开,有的因选手的失误而遗憾地摇头叹气。助威声、呐喊声此消彼长,汇聚成一曲激昂澎湃的乐章。
经过一轮又一轮激烈的拼争,比赛逐渐接近尾声。选手们个个汗流浃背,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拼搏的火花。终于,在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过后,36 强选手成功决出。
此刻,众人都还沉浸在比赛的紧张与精彩之中,脸上满是激动与兴奋的神色。就在这时,主办此次比赛的诸事堂陈执事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上前来。他清了清嗓子,那洪亮如钟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首先,我要向成功晋级的 36 位选手表示祝贺,十分期待你们在今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接下来,我有一个重大消息要告知诸位,今年的踢毽子比赛,将迎来重大改革!”他的目光坚毅而有力,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参赛者和观众,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庄重,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随后,他详尽地解释着改革的缘由:“以往的踢毽子比赛,仅仅依据分数高低来决定冠军的归属。这种形式过于单一,观赏性不足,也难以充分展现真正的竞技魅力。为了让比赛更具吸引力,更能凸显出参赛者的实力和技巧,今年我们决定改为一对一的竞技模式。”陈执事一边说着,一边神情激昂,双手还不时地比划着,以增强话语的感染力。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陈执事继续说道:“比赛场地重新进行了划定,在一个宽阔的区域中间放置了一个精美的圆环。双方参赛者各占场地的一半。比赛开始前,通过猜正反的方式来确定谁为进攻方。进攻方需要将毽子从自己所在的半区踢向对方半区,毽子必须精准无误地从圆环穿过。而且,在踢毽子的过程中,毽子不能落地,同时必须在十次以内踢出。倘若超过十次仍未成功将毽子穿过圆环踢到对方半区,那么进攻方将输掉一分。而防守方则可以使用除了手以外的任何身体部位去接住毽子。一旦成功接住毽子,防守方即刻转变为进攻方;倘若未能接住毽子,防守方则会丢掉一分。双方参赛者谁先累计获得十分,谁就能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陈执事说得眉飞色舞,声音高亢有力。
陈执事的话音刚落,赛场中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响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