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众人便将全部注意力聚焦到迎亲路线的规划难题上。一张巨大而详尽的京城地图,被两名小吏小心翼翼地展开在长桌上,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街道等标识清晰可见。官员们见状,如潮水般迅速围拢过来,将桌子挤得水泄不通,彼此的肩膀紧紧相挨,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一位年轻气盛的官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率先打破沉默。他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朱雀大街的位置,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说道:“依我之见,迎亲队伍必须途经京城最为繁华的朱雀大街。这条街道,向来是京城的核心要道,每日里商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肤色、服饰的人在此穿梭。陛下若能带着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的迎亲队伍从这里走过,那场面必定震撼无比。定能让京城的每一位百姓都亲眼目睹皇家婚礼的盛大与奢华,如此一来,便能淋漓尽致地彰显陛下对阿娇王后那深切的爱意与无上的重视。这不仅是一场婚礼的展示,更是皇家威严与恩宠的宣告。”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一位胡须花白、资历颇深的官员便皱起了眉头,脸上的皱纹如沟壑般纵横,眼中满是担忧之色。他轻咳一声,缓缓开口反驳道:“朱雀大街的繁华确实毋庸置疑,那是京城的一张闪亮名片。但街道狭窄却是不争的事实,宽度仅能容纳两辆马车并行。咱们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规模庞大,光是马匹就有数百匹,还有那一辆辆装满嫁妆的马车,以及众多的护卫和侍从。若从这里通行,一旦遇到人流拥堵——要知道,朱雀大街平日里就人满为患,尤其是在上午和傍晚时分,一旦发生拥堵,队伍行进必定艰难,寸步难行。要是因此延误了吉时,这责任谁能担当得起?谁又敢承担这大逆不道的罪名?”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众人皆陷入了沉思。一时间,屋内议论纷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人提出了从城东的朝阳大街走,可立刻有人反驳说那里道路崎岖,路面坑洼不平,不利于迎亲队伍快速通过;有人建议沿着护城河旁的翠柳路前行,却又被众人以道路偏僻、无法展现皇家气派为由否定。
掌司大人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争论,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表情严肃得如同即将宣判的法官。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摇头。许久之后,他缓缓抬起手,手掌在空中停留片刻,示意众人安静。随后,他的声音打破寂静:“大家所言皆有道理。咱们不能只图繁华热闹,而忽视了实际通行问题。我看,咱们综合考量,选取一条既宽阔又热闹的主干道作为迎亲路线。比如,咱们可以选择长安大街,它宽阔平坦,可容纳十辆马车并排行驶,且沿途商铺众多、百姓密集。同时,提前与兵部沟通,派遣足够数量的士兵沿途维持秩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确保迎亲队伍能够顺利通行,准时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