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吧大清朝就是口号喊得比较好,一直喊永不加赋,他们也确实是真的没加过赋,因为“永不加赋”的政策是康熙五十年(1711年)颁布的,但是到了他儿子雍正上台第二年的雍正元年(1723年)这个赋就被摊丁入亩代替了。清朝确实是实施了一辈子永不加赋,其实应该是从雍正元年以后大清朝就一直就没收取过“赋”。
因为咱们的大清朝就已经开始收取农业税了,就是那个一直实施到二十一世纪的那个税。
大明朝之所以到了万历朝以后逐年虚弱下去,其实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就是宗室人口增长太快,?明朝供养宗室的费用在财政收入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明初,全国藩王子弟仅仅49人,到了明朝中期发展到了10万人,到明朝后期突破了60万人。至少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用在藩王上的支出就达到了853万石粮食,而山西和河南的状况最为糟糕,“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853万是什么概念?明朝前期的税收大约是一年3000万石,而明朝中期是2000万石到3000万石。如果按照当时的粮价折算为白银,就是1200万两到1700万两之间。
为了限制藩王支出的无限扩大,明朝进行了“宗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得藩府人员的数量增长遭到了遏制。但是供养藩王的财政支出依然很大,根据《万历会计录》的数据分析,隆庆年间到万历初年,明朝宗藩岁禄占财政收入的29%。
另外,明朝还有另外的方式来供养藩王。第一个就是土地,朱元璋规定“郡王诸子年十五,人赐田十六顷为永业,除其租。”实际上,明朝赐给藩王的土地数量没有明确规定,如《明史》记载“太祖赐勋臣公侯丞相以下庄田,多者百顷,亲王庄田千顷。”
这样的结果就是藩王大量兼并土地,“中州地半入藩府”。在成都平原出现了“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十二,民间仅十一而已”的现象。藩王的土地大幅度增加,农民的土地就减少了,而藩王土地是不需要交税的,这就是变相增加养藩王的财政支出。
另外一个就是税收特权,例如周王拥有开封的税收特权。藩王也往往在交通要道设置商卡,私自征收商税。
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士绅的优免导致的大量投献。
关键是明朝的优免政策太宽,从秀才就开始有优免了,秀才看着不起眼也不能当官,可是架不住秀才多啊!
万历皇帝为了与士大夫同乐,也对士绅阶层的优免情况进行了更改和确定,按照优免新例的记载来看,其规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