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殖民大明> 第103章 李成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李成梁(2 / 2)

“虏寇辽东,总兵李如松远出捣巢,死之。”

此外如《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等正史,基本上都沿用了《明神宗实录》的说法,认为李如松在追击捣巢的过程,不幸中伏身死。

但是《神器谱》作者赵士桢却写了这么一句:“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曝骨塞外。中国有殒将覆军之辱,伊谁致之?平胡受恩深重者如此,余可知矣。”

赵士桢说法是一个叫李平胡的人出卖了李如松,才导致李如松阵亡。但是李平胡是李氏家丁从李成梁时代就跟着李家作战,官至都督。为什么会突然出卖李如松?

但是其实还有别的说法是朝廷中人故意出卖了李如松。

反正看看李成梁后来的做法,别人信不信不知道,但是李成梁信了。

李如松之死,对李成梁刺激很大,他在京师表现的更加恭顺,而且广蓄姬妾,还经常大夏天盖棉被说冷,表现的胸无大志,垂垂老矣。

但是李成梁私底下却散尽家财,谋求复位。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辽东总兵马林因为与税使高淮争执被弹劾获罪。大学士沈一贯上书说李成梁虽老,还可以继续带兵。于是明廷命李成梁再镇辽东,这时候李成梁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万历皇帝也打心底没瞧得起这个垂垂老矣的老家伙。

但是却不想李成梁一回到了辽东,就如同龙归大海虎入山林。

李成梁也一改以前谋求辽东稳定,让家族永镇辽东的做法,改为激化民族矛盾,养寇自重。

李成梁养的最大一只寇,就是后来的清高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这个名字是他曾曾孙子乾隆皇帝定的,他现在在明朝的名字应该是奴儿哈赤或者野猪皮(奴儿哈赤是蒙语,原意就是野猪皮,他还有个弟弟叫舒尔哈齐,蒙语意思是小野猪)。

要不说华夏文字博大精深,一个字的改动,奴儿哈赤就变成了努尔哈赤,把一个出身低贱的叛奴变成奋发向上的创业者。

只要你成功了,自有后人为你添脂抹粉。

实际上李成梁回到辽东之后的情况非常糟糕,因为李如松的碧蹄馆血战,伤了李家家丁的根基,大量老兵战死,再加上李如松被出卖战死,也死了一批李家的家丁。再加上朝廷和皇帝的刻意打压。所以当李成梁再次成为辽东总兵的时候,他那曾经傲视九边的八千铁甲家丁,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