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也想好内容,对着窗口说:“可否给我纸笔,我写给你。”
服务人员:“好的,先生。”
金源拿起纸笔,写完一封二十个字的短信,递给服务人员,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郑管事金源自开封去电报一封遣人来开封见我。
“好的先生,您前面没有人等待,可立即发出,十分钟就能完全传到西安,加上送信时间也很快,还需要先生写上送信地址,也需收费,不过只用写上所在街道号址就行。”
金源脸上一抽,写上西安金源商会住址,又是六个字。
“好的,先生,一共二十六个字,合计两千六百文。”
金源肉疼的掏出钱袋,点出二十六个小银币,上面有着华夏,印有国徽,后面写着一元,这就是一元银币,可当一百文,是华夏银号发出的法定货币。
“你点点。”
服务人员数好以后,微笑着说:“好的先生,可以了,您慢走。”
金源让开位置,后面早就没有几个人,当时大喊的中年人也早就离开。
他想到什么,转头问道:“你们这发报是什么样的,可否让我看看?”
服务人员微笑:“先生,发报室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如果先生想要了解,可以等下一期的复兴报。”
金源也只能摇头离开,等待几天后的复兴报的消息。
…
西安府的朱雀大街,一个十分气派的建筑,牌匾上面写着金源商号四个大金字,一个身穿官家衣服的人拿着一个腊封的纸袋来到这里。
“这位官爷,你好,不知为何事而来?”
金源商号的门卫看到这个官家打扮的人拿着纸袋走进来,便上前问道。
“我是电报局的,有从开封发来的电报,就是送到这里,让你们主事的来接。”
门卫还不知道刚刚在宣传的电报局,只能进去通报。
“您和我进去坐会儿,我去报于管事。”
很快,一个年轻管事来到门口,从电报局送信人手中拿过腊封的信,听到还要一百文钱的送信钱,也不想掏,又回去询问。
一来二去,在坐镇的郑主管就知道了,他亲自来到门口。
“你们这电报是什么东西?我不能凭空就给你这个钱吧?”
郑主管拿着腊封的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