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部落的渔猎活动虽然能满足大家的基本需求,偶尔还有剩余,但种稻子显然更稳妥。
宋遥想,如果水稻的口感和味道不行,那他也没法硬推这种种植方法。
只要味道过得去,大家通常还是愿意接受的,因为种稻子总比出去打猎安全得多。
毕竟,外出打猎,不是这里擦破点皮,就是那里摔得重伤,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整天在山里跑来跑去追捕猎物呢?
当然,想要吃到米饭,还得经过一道关键的工序——脱壳舂米。
宋遥记得古代的舂米工具通常包括石臼和石碓。
石臼可以用部落附近的大石头代替,上次用来砸盐的石洞也能勉强用一下。
至于石碓,找块合适的鹅卵石就可以了。
现在只是小规模尝试,还没法做出完整的舂碓,那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出来的。
即便是石臼,没有几天时间也打磨不好。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舂米这种活儿几乎已经绝迹了,宋遥只能凭借着记忆和想象去尝试完成这个过程。
北大再次成了宋遥的助手,宋遥用稻草编了把小扫帚,负责把米倒进石头洞里和收起舂好的米。石头洞的口径不大,一次只能放进去半斤稻谷。
北大用力地一下下砸着,宋遥不时地翻动稻谷,让底下的翻到上面来。
两人都是头一回舂米,不太熟练,北大的力道总是掌握不好,头一批米多半都是碎的,宋遥收拾起来也是手忙脚乱,许多稻壳散落一地,不过幸好最后都落在了周围,还能扫起来。
两人花了十分钟才舂好半斤米,除了工具不太趁手,主要还是因为不太熟练。
渐渐地,他们熟练起来,四五分钟就能舂出半斤米。
两人花了两个小时,终于把所有的米都舂好了。米粒虽小,但色泽白净。
宋遥抓起一把米,放在鼻子下面深深地闻了闻,确实是记忆中的味道。
但他也没法确定这米究竟是什么种类,糯米还是粳米?至少从外观上很难分辨。
北大也模仿宋遥的样子闻了闻大米的味道,瞪大了眼睛闻了半天,却觉得不如部落里的肉香来得诱人。
晚饭时间快到了,今晚正好可以煮一些尝尝,这未经加工的大米究竟是什么味道。
宋遥把掉落的稻壳一一捡起,虽然加工得并不细致,稻壳和米糠混在一起,无法分开来喂猪。他对稻壳的用途了解不多,主要用来生火和做肥料。
虽然稻壳燃烧后灰多,且形状变化不大,在后世人看来可能不受欢迎,但在这个时代,草木灰需求量大,掏灰虽然麻烦,但稻壳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足够用来冬天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