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过路同造个梦,本应是一对......”
开头的旋律还挺轻快,但师茉的老烟嗓很低沉,一下子就把调子拉低了许多。
不过原唱的梅姑其实也是这种调,她的声音也很低沉,只是相比起师茉可能更加柔润,更有音律上的美感。
当然,大家是没听过“原唱”的。
师茉一唱,还是让全场的观众们惊艳了一把。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歌词的文学性上暂且不谈,但这每句三顿,而且前两顿节奏一致的感觉,让这首歌听起来格外得舒服。
此时即便师茉的声音沙哑低沉,在这种本来就很有古风感的古筝旋律下,依然能给观众们带来难以言喻的美感。
仿佛是一位韶华已逝、风采犹存的老淑女在窗前低沉地吟着诗,感叹自己在情感上的孤单和悲伤一样......
正好,师茉今天穿得是一件绿色滚边黄色印花的旗袍,之前有些年轻的观众可能还觉得这种旗袍的款式有点像自己母亲爱玩的丝巾,只是因为师茉的独特气质将衣服撑了起来,让人看得赞不绝口而已。
但此时,这件旗袍仿佛成了画龙点睛之笔,曼妙的师茉唱着复古悲伤的歌,旗袍的一抹亮色似乎是女人在自由的思想上最后一点倔强。
“师茉的低音绝了!在这首歌上绝了!”
梁建辉赞不绝口。
他没关注旗袍,因为师茉的歌声才是他喜欢欣赏的——梁建辉自己也是一个擅长低音音乐爱好者。
“好听是好听,但没有字幕,听不懂啊!梁老师,你能给翻译一下吗?”
江燊睿眼巴巴地听着,只觉得好听了,但歌词的大意他还真地一句都没听懂。
“这个啊,她唱的是两个人本来很登对,但最后没能在一起,然后吃饭碗筷都只有自己一双的意思......”
其实,梁建辉听得很仓促,也没翻译得很准确。
原歌词的意思是在一起吃饭,公用一双筷子,睡觉也在一起。
但梁建辉这样理解也不算错,因为延展开来,就是分开之后才回想起之前在一起天长地久陪伴的美好,失去之后才开始怀念,才开始后悔莫及。
不过,梁建辉说着说着,自己就有些鼻子酸酸的。
失去后,做啥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也只有自己一双筷子。
这不就是他吗?
呜呜,这歌怎么忽然听起来这么悲痛?
好想哭......
“登对又是什么意思?是指般配吗?”
江燊睿一脸无辜地问他。
周咚咚也探过头来,好奇地等着他解释。
确实是这意思,“登对”这词在粤语里比较常见。
但看着他们登对地凑在一起,梁建辉更是悲从心来。
别问了,再问就哭给你们看!
(注1:《似是故人来》应该不用多介绍了,梅艳芳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也是罗大佑作曲的作品,尽管曲风很复古,用了广东大戏的曲调,但歌曲的旋律十分工整,很有罗大佑的特点。填词的是林夕,人的问题不谈,但他的词也是跟曲极其搭配,句式对称,韵律美好,跟诗词一般值得细细品读。值得一提的是,罗大佑在梅姑生前有跟她合唱过这首歌,虽然以他的声音唱这个调有点难为他了,但在梅姑走后,罗大佑2004在自己的港城演唱会上再度弹起了这个曲,还说这个女仔总是爱迟到,然后梅姑的声音起来,顿时有一种泪奔的感觉——视频小寒放在彩蛋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