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那可是清朝历史上的“高光人物”,在位六十年,玩得风生水起。可他当初登基时拍着胸脯保证,在位时间绝对不超过他爷爷康熙,所以到了时间,就很“大方”地把皇位禅让给了嘉庆。本以为嘉庆这下能大展拳脚,没想到,接下来的三年,他却开启了一段超级憋屈的“影子皇帝”生涯。
一、“有名无实”的登基大典:看起来很美
禅位那天,场面搞得那叫一个隆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嘉庆穿着崭新的龙袍,站在那接受众人朝拜,表面上那是风光无限,可心里却直犯嘀咕。为啥呢?因为乾隆虽然把皇位给了他,但实权压根儿没放。
乾隆虽说退居二线当太上皇了,可还是住在象征权力中心的养心殿,军国大事依旧是他说了算。嘉庆就像个摆在那儿的“吉祥物”,只能在一旁看着,啥事儿都插不上手。这登基大典,对嘉庆来说,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表演”,好看是好看,就是没啥实际意义。
二、朝堂上的“尴尬处境”:发言像空气
每次上朝,嘉庆都得和乾隆一起坐在朝堂上。乾隆端坐在龙椅上,威风不减当年,大臣们汇报工作,眼睛都盯着乾隆,说完了还得等乾隆发话。嘉庆呢,就坐在旁边,像个陪衬。就算他发表点意见,大臣们也都当耳旁风,表面上点头称是,实际上该咋办还咋办,完全不把他当回事儿。
有一回,嘉庆对一项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话还没说完,乾隆就皱起了眉头,咳嗽了两声。大臣们立马心领神会,开始转移话题,把嘉庆晾在那儿,尴尬得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
三、生活中的“处处受限”:零花钱都得省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