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拼的不仅是兵力和武器,后勤保障也至关重要。而大小金川之战,清军的后勤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大小金川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清军的粮草和武器要从千里之外运过来,这一路上困难重重。
运粮的队伍要翻山越岭,还要穿越茂密的森林,经常遭到当地土司的袭击。而且,运输效率极低,大量的粮草在运输过程中被损耗。士兵们经常吃不饱饭,武器弹药也供应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清军的战斗力。乾隆为了解决后勤问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四、将领“不给力”:指挥混乱的“猪队友”
除了地形、对手和后勤问题,清军的将领们也很“不给力”。前期的将领们,要么指挥不力,要么相互之间矛盾重重,导致清军的作战计划屡屡受挫。他们在战场上犹豫不决,错失了很多战机。
后来,乾隆派了名将阿桂前去指挥,但前期的损失已经太大,想要挽回局面谈何容易。阿桂虽然有能力,但也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损失。整个大小金川之战,清军的指挥混乱不堪,就像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大小金川之战,乾隆本想靠着这场胜利为自己的“十全武功”添彩,结果却成了一场损失惨重的“赔本买卖”。这场战役,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乾隆时期军事体系的一些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