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一开始,朱棣就像往常一样,冲锋在前,想着鼓舞一下士兵的士气。可他没想到,盛庸早就给他挖好了“坑”。盛庸把军队布置成了一个口袋阵,就等着朱棣往里钻。朱棣一看对方的阵型,心里暗喜,以为有机可乘,带着骑兵就冲了进去。
结果,刚一进去,就被盛庸的军队包围了。朱棣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去。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自己也陷入了绝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儿子朱高煦带着援军赶到,拼死把他救了出来。朱棣这才捡回了一条命,可这场战役,他输得那叫一个惨,不仅损兵折将,还差点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士气低落:夹缝中求生存
两次攻城失败,再加上东昌之战的惨败,朱棣的军队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士兵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心里都在打鼓,这仗还能不能打下去?朱棣自己也很郁闷,他坐在营帐里,看着地图,心里想着:“怎么就这么不顺呢?这皇位难道就这么难拿?”
可朱棣毕竟不是一般人,他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放弃。他开始安抚士兵,给大家打气,说这只是暂时的挫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取得胜利。同时,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战术,调整战略部署,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靖难的第二年,朱棣过得那叫一个惨,两次攻城溃败,东昌之战险些被俘。但正是这些挫折,让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谨慎,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