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激化:和雍正的“甜蜜”不再
一开始,雍正和年羹尧那关系,简直好得像亲兄弟。雍正对年羹尧各种夸奖,说他是自己的“恩人”,是大清的“柱石”。年羹尧也经常给雍正表忠心,信誓旦旦地说要为雍正肝脑涂地。
可随着年羹尧越来越膨胀,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雍正毕竟是皇帝,皇权至上,他可以容忍年羹尧一时的功劳和威风,但绝不能容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年羹尧却没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给雍正的奏折里,言语也变得随意起来,甚至有时候还对朝政指指点点,就好像他才是皇帝一样。
有一次,年羹尧在军中接到雍正的圣旨,按照规矩,他应该行跪拜大礼接旨。可他却只是随意地站着,敷衍了事。这事儿传到雍正耳朵里,雍正心里那叫一个恼火,觉得年羹尧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走向末路:被赐死的悲惨结局
矛盾越积越深,雍正终于忍无可忍。他开始收集年羹尧的罪证,准备对他动手。很快,年羹尧的种种罪行被一一揭露,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滥用职权,桩桩件件,都是大罪。
雍正一纸诏书,将年羹尧连降十八级,从风光无限的大将军贬为杭州的一个守城小兵。但这还没完,雍正越想越气,最终还是下令赐死年羹尧。曾经不可一世的年大将军,就这样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年羹尧的死,既有功高盖主,让雍正感到威胁的原因,也和他自身的骄纵狂妄、违法乱纪脱不了干系。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功臣,一步步走向毁灭,实在是让人唏嘘 。